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將放開10個千米以下低空空域

  • 發佈時間:2014-11-25 09:32:19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觀察者網

  “中國低空空域今年開放”,這條消息從年初開始一直“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如今終於等來了確切消息。據《解放軍報》報道,日前閉幕的全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會議提出,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要以促進通航産業發展和滿足社會公眾需求為目標,完善法規制度,最大限度盤活低空空域資源,促進通用航空産業快速健康發展。會議確定真高一千米以下空域實行分類管理有序放開。

  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國目前正在海南島、長春、廣州、唐山、西安、青島、杭州、寧波、昆明、重慶飛行管制分區進行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力爭2015年在全國推開,標誌著我國低空空域資源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這意味我國自明年將開放低空管制,允許私人飛機使用1000米以下空域,不必得到軍方的批准。民航總局此前曾表示,這意味著到2035年,中國需要培養約50萬名民航飛行員才能滿足市場需要,而現在中國民航飛行員僅有幾千名。

  分析認為,市場對中國低空空域開放一直抱有較大預期,且從未來改革的趨勢來看,發展通用航空已成為管理層的共識。若未來全面推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將加速推進通用航空産業發展,並帶動通航製造、空管、運營、維修、培訓等各環節發展,相關産業鏈公司也有望直接受益。

  據國家空管委負責人介紹,自2010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於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拉開充分開發低空資源、促進通航發展的序幕以來,空管系統綜合各類航空用戶需求,充分考慮地域因素和通航飛行特點,劃設122個管制空域、63個監視區域、69個報告區域和12條低空目視航線進行低空空域分類管理,不斷深化改革試點,並明確了通信要求、飛行類型和責任義務,初步探索形成一整套新的低空空域管理模式和制度機制。在改革政策引領帶動下,近年來我國通用航空快速發展,飛行量年增長率均在兩位數以上,截至去年底,通航企業達到189家,各型通航飛機1654架,建設國家級航空産業基地10個、地方航空産業園26個,通航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説,低空空域改革試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是激發了通航投資熱情。改革試點以來,通航企業和航空器年均增長率達到20%以上。20余個省區市制訂了通用航空産業發展規劃或通用機場佈局規劃,各地出現了百餘個通用航空産業園。

  “分類劃設低空空域,嘗試區分不同模式實行分類管理,在中國空域管理史上尚屬首次,為通用航空用戶使用空域提供了便利,大大提升了低空空域運作效率。作為全國第一條低空目視航線,珠海-陽江-羅定航線開通後,業界反應良好。”王志清説。“預計到2020年,我國通航作業飛機將超過5000架,通用航空作業量達到每年200萬小時,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9%,國內通用航空需求總價值將達155億美元。通用航空是一個潛力巨大、亟待開發的新興産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