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紅棗産業:讓農牧民十年增收十倍
- 發佈時間:2014-11-25 05:29:49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鄭驚鴻
進入新世紀以來,新疆巴州若羌縣把紅棗作為該縣農牧民的主導産業大力發展,十年間若羌紅棗成為西部最優紅棗核心區,全縣22萬畝紅棗,其中,綠色棗園11萬畝,有機棗園4萬畝,農牧民通過種植紅棗,收入快速增長,2013年全縣每人平均收入達到24381元,比2000年的每人平均2074元增長十多倍,連續五年蟬聯西部十二省區市首位。
審時度勢,確立紅棗發展戰略
“中國最優紅棗在新疆,新疆最優紅棗在若羌”,這是近年來業界對若羌紅棗的評價。但縣委宣傳部長簡小東告訴記者,若羌歷史上並沒有種植紅棗的經驗。改革開放以來,若羌縣開始從山西、河南引進紅棗栽培,都沒有形成規模,2000年若羌全縣紅棗只有14萬株。若羌是樓蘭文明的發祥地,位於新疆塔裏木盆地東部,是塔克拉瑪幹、庫木塔格、庫木庫裏三大沙漠環繞之下的綠洲,全縣面積20.23萬平方公里,是全國行政面積最大的縣。全縣耕地30.5萬畝,6.2萬人,2000年以前農牧民以種植棉花和小麥為生。
2000年底新一屆縣委班子成立,梳理該縣幾十年農業發展得失,找尋農牧民增收發展路徑,請專家科學論證把脈,認為若羌縣的地理、氣候特點,非常適宜紅棗種植,獨特的光熱資源將是若羌縣發展紅棗産業的優勢,而與其他果樹不同的是紅棗種植花期長、易於結果,且紅棗的市場前景非常好,發展紅棗産業是若羌農牧民大幅度增加收入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全縣確立了紅棗産業發展戰略,決定把發展紅棗産業作為加快若羌縣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主攻方向。從2001年至2003年短短三年間,若羌紅棗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
精細管理,走綠色高端市場之路
在採訪中,許多幹部都對記者説,若羌紅棗能在短時間中迅速崛起,有賴於縣委縣政府的戰略決策和一任又一任的執著不懈追求。為確保生産全國最優質的紅棗,若羌縣從一開始佈局紅棗産業時就要求走精品、高端市場之路,按照綠色有機産品的要求制定高於國家標準的《若羌紅棗地方標準》,建立了檢驗檢測、品質追溯、市場準入、標識流通等制度,成立紅棗管理協會,堅決推行有機紅棗生産,推進優質安全紅棗生産基地建設,全面落實棗樹修剪及深施農家肥、有機肥等措施,按照統一組織、統一時間、統一藥劑、統一配製、統一施藥的“五統一”原則,嚴格綠色有機紅棗生産,以戶為單位建立了紅棗生産檔案,實行二維碼追溯制度,消費者吃的每一顆紅棗,輕輕一掃描就能知道是出自哪家棗園哪棵樹上結的果子,就連啥時澆水上肥、棗樹環割了幾次以及農資、銷售等資訊都一清二楚。在精細管理的同時,整合資源,向品牌要效益,成功取得若羌紅棗“地理産品證明商標”“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等標識,大大提升了若羌紅棗的核心競爭力。“好棗也怕巷子深”,暢通的銷售渠道是棗農增收的基礎。因此從紅棗開始挂果起,若羌縣就將産和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來謀劃,專門成立了紅棗公司,幫助棗農拓寬紅棗銷售渠道。為棗農與銷售商搭建平臺,若羌縣已成功舉辦十屆紅棗節,如今若羌紅棗聲名遠播,全國60余個大中城市有近2000家若羌紅棗專賣店。
領先一步,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若羌紅棗在全疆能保持領先發展態勢,得益於政府先行一步的推動,始終都將紅棗産業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眼下南疆地區各縣都在競相種植紅棗,僅環塔裏木地區已有七八百萬畝面積,全部進入盛果期後,市場就會飽和。”若羌縣委書記黨峰敏銳地察覺到,隨著塔裏木盆地周邊大面積紅棗陸續進入結果期,各地大批量紅棗集中上市勢必給曾經“一棗獨秀”的若羌棗業帶來衝擊,提出要把全縣紅棗做成高端産品,必須增加附加值。不僅要抓紅棗品質,更重要的是加快紅棗生産、加工、銷售鏈條的延伸速度,提升市場競爭力。若羌縣在佔領紅棗品質制高點,延長紅棗産業鏈的同時,眼光又超前了一步,開始深耕紅棗産業:2009年開始大力支援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發展,培植74家專業合作社實現紅棗就地加工生産,同時扶持樓蘭果業、羌都棗業、好想你棗業等20余家紅棗行業龍頭,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産供銷相銜接機制;同時投資2億元建設塔東農副産品加工園,截至目前,該園區已入駐企業42家,總投資2.5億元,紅棗年加工能力達到5萬噸,輻射帶動農戶4000余戶;與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合作研發紅棗高新産品,開發出紅棗多糖系列(口服液、膠囊、沖劑等)和紅棗香精、原汁、果醋、棗酒及紅棗即食方便食品等系列産品,去年國慶期間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新疆農産品展銷會上,若羌縣100余種深加工紅棗産品集中亮相,讓許多消費者開了眼界。
如今,若羌紅棗價格成為疆內外紅棗價格風向標。2013年,若羌縣紅棗産值達18億元以上,紅棗産業成為若羌農牧民增收的主導産業,“紅色産業”改變了生活,讓農牧民紛紛住上了別墅,開上了私家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