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非對稱降息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

  • 發佈時間:2014-11-25 04:32: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週五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佈降息,筆者認為,這將為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需要看到的是,近年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和直接融資工具的發展,存貸款基準利率在市場中的作用趨於淡化。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債券發行規模井噴、信託業務不斷壯大,貸款在社會融資總量中的佔比已低於60%,其他類型的債務融資工具定價基準主要參考銀行間債券市場和SHIBOR利率;二是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銀行一般性存款向理財産品轉化步伐加快。截至2014年6月,理財産品規模已近16萬億元,佔到一般性存款20%左右;同時,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也吸引資金向貨幣基金轉化,存款基準利率的調整對銀行負債結構的改善極為有限。

  目前,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已完全放開,實行市場化定價,此次非對稱降息存款利率下降25個基點,但浮動上限提高至20%。綜合來看,如果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浮20%,則與降息前執行的上浮10%利率相同,銀行負債成本並未下降。而貸款基準利率下降40個基點,在負債成本未下降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完全有可能通過加大貸款利率上浮比例來穩定凈利差。因此,本輪降息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降息週期的啟動。

  實際上,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央行啟動非對稱降息的一個重要效果就是加快推進了利率市場化進程。本輪降息主要在兩方面為利率市場化打下堅實基礎。

  首先,進一步提高存款利率浮動上限至20%,存款利率市場化步伐加快。利率市場化完成的關鍵一步是存款利率的放開。目前銀行負債來源主要由一般性存款、表內理財和同業存款三部分組成,由於後兩者定價主要參考SHIBOR利率,且一般高於存款基準利率。理財産品的高收益率會對一般性存款形成擠壓,如果僅下調存款基準利率而不提高上浮比例,一般性存款將加速向理財産品轉化,降息並不一定降低銀行資金成本。而提高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則可提高銀行自主定價權,也為後期推出大額可轉讓存單等工具鋪路。

  其次,商業銀行貸款定價區間得到擴大。央行此次降息還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期限檔次進行了簡並,存款利率不再公告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貸款基準利率也簡併為1年以內(含1年)、1年至5年(含5年)和5年以上3個檔次,其中1年以內合併後,1年期貸款利率與降息前6個月期利率一致,3年期和5年期合併。隨著,貸款期限區間的擴大,商業銀行在此區間的貸款利率定價有了更多選擇,也有利於發揮市場化的貸款基礎利率(LPR)的價格指導作用。

  因此,不難看出,通過本次非對稱降息,利率市場化進程得到了進一步推進,這將有助於金融資源的進一步合理分配,提升實體經濟運作效率。

  (作者單位:渤海銀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