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有企業運營情況逐步改善

  • 發佈時間:2014-11-25 04:31: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財政部11月24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全國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0843.3億元,同比增長6.1%。同時已繳稅金同比增幅也呈現回升態勢,説明國企運營情況逐步得到改善。

  在這一趨勢下,同時也呈現出稅收總額大於利潤、財務費用高企、負債率上升等現象。如何看待這些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和財稅專家。

  為何稅金高於利潤

  數據顯示,前10月國有企業應繳稅金31503.3億元,這明顯高於20843.3億元的利潤總額。有人質疑,為何前10月稅金比利潤還高?

  國有企業應繳稅金包括兩大塊,第一是企業所得稅,是根據實現利潤的25%收取,隨著利潤增長而增長。

  就利潤情況看,與前9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8504.8億元相比,前10月20843.3億元的總額在繼續擴大。而且,與前9月的5.9%增速相比,前10月實現了6.1%的同比增速,增長較為穩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國企利潤回升趨勢平穩是由多個因素共同形成的。首先是煤炭、礦石等原材料的價格較為穩定,有的還呈現下行趨勢,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其次,隨著經濟結構調整,行業分化較為明顯,汽車、電力等行業利潤增長平穩。利潤的回升帶動相應企業所得稅的增長。

  國企應繳稅金的第二大塊,是營業稅、增值稅、車購稅等流轉稅。“企業經營擴大,銷售額增長,自然流轉稅也會增長。”白景明説。

  “7%的稅收增速較為正常。”白景明説,這與利潤指標一樣,是反映企業經營活躍度提高、經營改善的重要方面。

  怎麼看待財務費用高企

  數據顯示,1至10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393171.5億元,同比增長4.5%;營業總成本379754.6億元,同比增長4.8%。成本增幅高於收入增幅,是未來影響利潤增速的重要因素。而在成本因素中,最需要重視的是居高不下的財務費用。

  “在前10月營業總成本中,財務費用上升最為明顯,增速同比達到18%。”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也意味著僅財務費用一項,就佔到利潤總額的46.6%,這一數據比去年同期高出4.7個百分點。白景明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財務費用主要是債務利息等成本較高造成的,經營規模大,貸款總體增加,財務成本隨之上升。白景明進一步表示,還應當看到新趨勢,得益於合理控制,雖然財務費用總量上升,但增量較為穩定且呈下降趨勢。

  另外,人工成本上升也是影響企業總成本的重要因素。比如工資上升影響銷售收入,培訓等費用影響管理成本等。

  65.2%負債率高不高

  財務費用上升,其中重要的因素是企業負債帶來的利息成本。負債是為了企業發展,但負債率過高,卻會加重企業財務負擔。前10月國有企業資産負債率為65.2%,高於去年同期和今年年初水準。這一負債水準高不高?

  “處於中等偏高水準,還是較為合理的。”白景明説,負債是累積的概念,目前的基數是由前些年擴張快導致貸款增多、發企業債造成的,這一增量正呈現下降的趨勢。同時,負債率高不高,也要看具體行業的情況。客觀地説,市場形勢較好的行業,負債率高有助於擴張發展,如果形勢不好就會導致償債壓力過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