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結構調整深化 産業轉移加速

  • 發佈時間:2014-11-25 04:31: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有色金屬廢料供給結構正在改善,有效帶動再生金屬材料和專業裝備製造等相關産業的發展。傳統有色金屬材料産業與上下游産業相互合作與融合,産業結構出現垂直擴散趨勢,減少了材料産業化的中間環節,有利於再生有色金屬企業做大做強

  目前,發達國家銅、鋁、鉛的回收利用率超過了50%,而中國為30%左右。“回收金屬佔金屬消費總量的份額越來越大,已經成為金屬應用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全球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會長尚福山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再生金屬國際論壇上表示。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隨著國內外形勢變化,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産業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雖然總量規模還在擴大,但與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相比,廢料進口數量減少,增長勢頭顯著減弱,“這表明,中國有色金屬廢料供給結構正在改善。”尚福山説。

  數據顯示,今年1至3季度,中國有色金屬廢料共進口456.3萬噸,進口數量持續下降,其中含銅廢料進口數量創下近年來最大跌幅,達19.62%,鋁廢碎料進口數量連續4年下降,累計下降21.94%。預計今年含銅廢料進口量佔原料的供給比例將下降到50%,含鋁廢料進口原料佔原料的供給比例將下降到40%,降幅分別在20%和15%左右。

  尚福山認為,目前,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産業結構調整正逐步走向深化。以再生鉛行業為例,行業前10名産量所佔比重達60%以上,産業集中度得到大幅提高,先進工藝技術裝備快速推廣,污染物排放數量和血鉛事故發生率顯著下降,産業已經由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産業結構調整,有效帶動了再生金屬材料和專業裝備製造等相關産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這些産業體系的結構升級。”尚福山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同時,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産業佈局調整正穩步推進。隨著中西部地區交通物流體系的完善和能源勞動力優勢的顯現,再生金屬産業從東南沿海地區向西部和內陸邊疆省份轉移的速度不斷加快。截至今年9月,國家正式批准的45個“城市礦産”示範基地中,就有13家位於中西部地區。這些園區的建成,將極大地推動中西部地區報廢機電設備、電線電纜、汽車、家電、電子産品等廢舊資源的迴圈利用、規範利用和高值利用。

  隨著交通運輸、節能環保等産業的發展,不僅豐富了再生有色金屬産業的發展資源,同時也為再生有色金屬産業發展增加了動力。比如,汽車和飛機工業的技術創新,一方面是鋁合金用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是鋁合金回收技術得到了極大發展。

  “未來,高新技術的發展催生再生有色金屬産業的變革,尤其是稀有金屬應用領域,伴隨著元器件微型化、一體化的趨勢,逐漸向新材料産業拓展。”尚福山説,“傳統有色金屬材料産業與上下游産業相互合作與融合更加緊密,産業結構出現垂直擴散趨勢。這種趨勢減少了材料産業化的中間環節,加快了研究成果的轉化,降低了研發與市場風險,有利於再生有色金屬企業做大做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