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奮戰在“抗埃”一線的後勤尖兵

  • 發佈時間:2014-11-25 01:01: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我軍首批援塞醫療隊抗擊埃博拉疫情的戰場上,活躍著一支由軍需、醫工、水電、炊事和駕駛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後勤保障尖兵。兩個月來,在中塞友好醫院改造的工地間、搬運物資的現場中、煙熏火燎的廚房裏和顛簸崎嶇的公路上,後勤組7名隊員任勞任怨,甘當“幕後英雄”,用他們的真心、體貼、關愛和優質服務,為醫療隊全體隊員提供了有力的後勤保障,為抗擊埃博拉疫情立下了汗馬功勞。

  搬運物資 艱苦奮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出國前,“抗埃”醫療隊抽組單位解放軍第302醫院緊急籌措了食品、生活用品、警勤保衛器材、水電器材和車輛配件等5大類、30余噸的後勤物資。從出發前的整理、登記、打包和裝車,到運抵後的卸載、搬運、清點和入庫,都留下了這些後勤保障尖兵忙碌的身影。

  9月17日,醫療隊剛抵獅子山時正逢雨季,為確保物資設備的安全,後勤組組長刁鍇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兩次主動請纓,帶領隊員負責從機場至醫院200多公里路程的物資押運。物資設備運抵醫院後,他們顧不上休整,與其他隊員一道將中塞友好醫院的10間病房騰空臨時改作庫房。由於過度勞累,刁鍇的胃病復發,疼痛難忍,但他依舊堅持奮戰,吃上幾片止痛藥,又加入到戰鬥的行列。在他的帶領下,後勤組隊員頂著高溫,冒著大雨,手抬肩扛,爭分奪秒地卸物資、搬箱組、扛器材,經過三天三夜的連續奮戰,終於將全部物資設備進行了卸載、清點和入庫。

  在執行任務期間因表現突出火線入黨的隊員黃雲奎感慨萬分:“儘管伴隨這些時間的是惡劣的生活條件和不可預知的困難,但是軍人的使命就是這樣,只有此時此刻才體現出軍人的價值,才不愧於身上的這身軍裝。”

  智慧“抗埃” 方便快捷

  後勤工作繁雜而忙碌,隊員們基本上24小時處於待命狀態,哪需要就往哪衝鋒。一天下來,每個人都累得腰酸腿軟、汗流浹背,可是他們毫無怨言。

  物資歸整剛告一段落,對中塞友好醫院進行結構性改造的工作又擺在醫療隊的面前。後勤組主要負責與醫療組和感控組對醫院結構進行勘察了解,並按照傳染病病區的設置流程提出專業性改造建議。經過夜以繼日的施工,僅用一個星期就將這所綜合性醫院改建成具備收治烈性傳染病埃博拉的專科醫院。

  由於埃博拉是一種高傳染性、高致死率的烈性傳染病,醫護人員每天頻繁接觸病人,存在很大的感染風險。為確保中塞雙方醫護人員“零感染”、住院患者“零交叉感染”,隊領導給後勤組下達了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和體溫連續遠端監測預警平臺的任務,以便對工作人員診療工作和患者活動情況進行實時監督提醒,方便患者測量體溫。

  受領任務後,隊員高磊克服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困難,根據醫院病區佈局實際情況,加班加點工作,兩天時間佈置視頻線和電源線3000多米,使用線卡2000多個,穿孔打眼60多個。最終,這套視頻監控系統不但能對醫院大門、工作人員緩衝區、接診臺、護士站、藥房、病區走廊以及確診患者病房等重點部位全方位立體監控,而且還可將污染區的病歷資料通過專用攝像頭拍攝傳輸到清潔區,並能在值班室隨時調取整理,確保了病歷資料的清潔和完整。

  體溫連續遠端監測預警平臺通過無線方式,對留觀患者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連續測溫。只要將新型無線體溫計黏貼在留觀患者的腋下,每隔兩分鐘,實時體溫即可遠端傳輸至監測及預警系統。通過曲線比對,實現對留觀患者的監護,不僅大大減少醫護人員與留觀患者接觸造成交叉感染的風險,也為儘早發現和治療疑似病例爭取了寶貴時間。

  “這兩套系統為我們省了不少事,有了它們,醫護人員感染和患者交叉感染的隱患得到極大的降低,我們心裏也踏實多了!”醫療組組長牟勁松説。

  菜品豐富 營養均衡

  雖然飲食保障在出國前做了認真準備,但抵塞後還是遇到諸多難題,當地物資極為匱乏,日常副食採購非常困難。針對這些問題,後勤組不等不靠,立足現有條件,克服重重困難,創造性地開展自我保障,想方設法調劑飯菜花樣,精益求精提高伙食品質。

  每天,熊峰、單勇等4名隊員起早貪黑,既要保證醫療隊員的正常開餐,又要肩負起對值班醫護人員的配餐、送餐任務。

  為提高飯菜品質和配餐營養,他們制定了每週食譜,從原料的採購、菜品的準備、飯菜的加工到盒飯的配送,採取輪流值班的方式,保證定時定點開飯和配送。他們還定期徵集隊員的意見和建議,先後5次修訂食譜,達到每餐葷素搭配、攝入均衡的標準,確保醫護人員飯菜營養豐富和合理。

  “飯菜很好吃,我都打算減肥了。”防控組組長賈紅軍風趣地説。

  為救治患者,醫護人員經常不能按時下班。每當遇到這種情況,配送飯菜的隊員就會主動留下,直到醫護人員從病區出來,吃上用微波爐加熱的飯菜,他們才放心地離開。

  感控組護士長王新華心懷感激地説:“當看到他們滿頭大汗地抬著飯菜為我們前來送餐時,我們感動著;每次見到我們的第一句話就是‘英雄們,你們辛苦了’,而且還經常提醒我們注意安全,我們感動著;當每天吃著可口的飯菜時,我們聯想到的是後勤隊員在為我們奔波忙碌的身影,我們又一次深深地被感動!”

  手握方向盤 安全記心中

  這些日子裏,噴繪有“五星紅旗”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援塞醫療隊”字樣的中巴車輛,每天往返于醫院和駐地,穿梭于大街和小巷,猶如一道流動的風景線。車輛所到之處,沿途民眾都會對著車身豎起大拇指,投來讚許的目光,不斷有人歡呼鼓掌,嘴裏不停地喊道“CHINA,GOOD!”

  “他們的目光和掌聲是給醫療隊的,更是給中國人民的,我們絕對不能掉鏈子。”談起自己的工作,憨厚淳樸的山東小夥鄒慶偉掩飾不住內心的自豪,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在此次抗擊埃博拉疫情的鬥爭中,司機主要負責工作人員上下班、採購物資、為值班隊員配送飯菜,外出參加各種會議和學習交流等車輛服務保障,非常辛苦。

  獅子山的天氣就像小孩的臉,説變就變,時而驕陽似火,時而狂風大作,時而暴雨如注,但無論天氣怎麼變化,兩名司機都風雨無阻,從來沒有半句怨言。每天閒時,他們嚴格做好車輛的保養、清潔和消毒,並嚴格遵守當地的交通規則,確保安全、文明、乾淨和衛生。

  醫院和駐地相距20多公里,司機陳植每天驅車來回往返好幾次,兩個月來都沒有好好休息過。看他這麼辛苦,醫療組的女隊員們心疼地説:“小陳,我們能代勞的,就交給我們吧,別累壞了身體,你的衣服就交給我們來洗吧。”陳植卻回答:“你們拋棄個人安危,每天戰鬥在一線是英雄,我做一名好司機,完成使命就是我最大的榮譽。與你們相比,我這點辛苦算不了啥!”

  截至11月16日的兩個月時間內,兩名司機累計出車600余臺次,安全行駛1萬多公里,為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