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脈地球的“地質能手”

  • 發佈時間:2014-11-25 01:02:0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擔任主任工程師,累計提交金資源量11323千克;帶領項目團隊搞科研攻關,設計報告2次獲指揮部重大突破獎,4次獲一等獎,7次獲二等獎;連續多年被評為自學成才標兵、總隊首屆十佳優秀科技幹部……這就是武警黃金四支隊區礦調項目組主任工程師陳天紅。

  老陳被官兵稱為“地質能手”,採訪中,他手裏的工作從沒停過,總是不停地介紹礦區的周邊環境,嘴裏都是有關地質找礦的專業術語。中隊出野外不到兩個月,他就考察了白音圖嘎礦區境內的所有大小礦點,有煤礦、螢石礦、瑪瑙礦等。他説部隊調整轉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找礦正向數字化方向邁進,現代化裝備需要現代化的頭腦,自己總覺得知識不足,壓力很大。

  2012年,是黃金部隊任務調整轉型的開局之年,部隊的中心工作由多金屬找礦轉變為區域礦産地質調查,他所在的中隊受命首批開赴大興安嶺區開展區礦調實戰練兵。面對這一個全新課題,他深知,要想打贏調整轉型的硬仗,就必須紮實學習區礦調各類知識,熟練掌握規範規程來開展地質調查工作。他擠出一切可用時間,苦心鑽研,閱讀大量地質專業書籍,虛心向支隊外聘的3名區礦調專家求教。別人休息,他熬燈夜戰;別人幹一份工作,他請纓雙倍工作量。短短半年時間,他把一年所要掌握的工作套路區礦調工作的基本程式、工作方法及各種技術手段的綜合運用全部學會,完全達到了練兵目的。

  2013年,支隊首次正式在內蒙古工作區開展區礦調工作,而且在淺覆蓋區搞填圖試點,既無前人的經驗可依又無成型的規範可查,工作難度極大。為打好工作基礎,他翻閱學習了大量的相關知識,利用多年的野外經驗向官兵傳授工作流程和採集樣本的標準,讓官兵有樣參學,有據可考。每次開展野外地質工作,他親自帶領技術人員跑最長的線、取最難的石頭樣本,深入了解地質情況。一次,中隊汽車鑽探工作鑽進複雜岩層,施工進度一度緩慢,而且鑽探取樣出現難度。他得知情況後,二話沒説帶上被褥居住在岩心鑽、汽車鑽施工現場,了解生産情況,積極想辦法提高工作效率,排除隱患。

  該支隊外聘的區礦調專家河南地調院謝朝永教授告訴筆者,在他身上有一股“老一代地質人的精神”和鑽研勁,讓人佩服。有他的精神帶動,礦區項目組的區礦調力量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膨脹,迅速成熟。今年該支隊的區礦調項目無論是工作標準還是工程品質都受到了指揮部專家組的一致好評,取得了93分的高分。陳天紅撰寫的設計報告更獲得了指揮部優秀設計獎。

  正如他所説:“所有的人都是平凡的,有些人成了非凡的人,我只是正在趕往前面的路上。”在他的感染下和帶領下,該支隊涌現出了一大批能勝任區域地質礦産調查工作的優秀科技人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