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連隊的“人才森林”

  • 發佈時間:2014-11-25 01:01:4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基層是培養人才的沃土。來到連隊,青年官兵如何立足本職,茁壯成長?這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前不久,筆者來到廣州軍區某團六營一連,小小的營區,高高的椰子,這似乎是一個很不起眼的連隊:幹部編制4人,戰士50余人。漫步營區,處處充盈著一股濃厚的學習氛圍,抬頭望去,椰子樹梢已是碩果纍纍。

  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人才工廠”:全團6名典型人物,有4人出自這個連隊;超過1/3的機關幹部曾在這裡任職,數不清的士官分隊長、哨長,都從這裡成長起步。許多官兵都手持“電腦”“會計師”“電力機務員”等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

  這裡不僅僅是一個連隊,還是機關幹部的成長搖籃,業務骨幹的培訓基地。

   人才比證書,典型拼名氣

  “會計師,凱旋歸來啦!”6月中旬,上士王勝偉參加完“註冊稅務師”的最後課程考試。剛回到營區,滿臉春風的他就被戰友們團團圍住問這問那,讓他一時陶醉不已。

  “這個士官真不簡單,工作沒得説,證書一籮筐。”營長王曉俊豎起了大拇指,認為王勝偉是團裏的一個‘傳奇人物’。翻開他的抽屜,從會計證到中級會計師,從“珠算四級”到“電腦四級”,各類證書竟有10余本。這還不算奇,逢考必過是他的習慣。

  “就缺少高級的,還需繼續奮鬥。”老王呵呵一笑,下個目標就是“註冊會計師”。

  崗位無差別,功夫在個人。像王勝偉一樣,連隊許多官兵都能拿出一些彩色的本本。

  光端難,光纜煩,輕輕鬆鬆學電源!在通信部隊,不少官兵認為電源專業是“冷門”,既沒有技術含量,也學不到真本事。四級軍士長、電源班班長王建明卻一頭鑽進入,先後獲得了“電腦三級”“電力機務員二級”等4個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成為名副其實的“電源大拿”,跑遍了全團40多個連隊和哨所。

  團裏那6個熠熠生輝的典型燈箱,記錄著連隊的無尚榮光。“全團40多個連隊和站哨,有4名典型就出自這個連隊!更別説三級軍士長張學松、上士文淦,早已是連隊的‘名片’。”説起連隊的光輝業績,指導員張耀廣倍感自豪。

  進來是鋼鐵,出去是真金

  為了創造優越的學習環境,連隊不斷充實圖書室,並搭建了擁有千兆網速的網路教室。輕點滑鼠,官兵們就能獲取豐富的資訊資源。任職4年來,教導員張華感慨頗深,“成才的途徑雖有千萬條,但一連官兵身上傳承著一種閃光的品質:堅守崗位自學成才。”

  “所有故障有章可循,為啥不做數據統計,找出其中規律?”去年底,開展例行巡檢巡修時,畢業于華南師範大學電腦專業的排長潘偉業發現,許多友鄰單位設備故障大多相似,業務分析會上,他向連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果然奏效!”趁著去駐地通信公司學習的機會,潘偉業借鑒地方“大數據”概念,設計了一個故障分析預測軟體。採用這個軟體,連隊上半年機線設備故障率明顯降低。

  談起創新動力,潘偉業翻開了自己的日記扉頁:“融入一個集體,就融入了一段歷史;贏得一次挑戰,就贏得了一次機遇。”

  聚成一團火,散作滿天星

  “戰鬥力不分你家我家!”多次到連隊蹲點調研,團長韓森倍感欣慰:“培育人才就要有這種大胸懷,成熟一個放走一個。”

  作為連隊“走出去”的先進典型之一,團通信網路管理辦公室主任張紀成深有感觸:“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從排長到連隊主官,這5年是我軍旅人生的起步階段,正是因為那時候打下了堅實的根基,我才可能走得更遠更穩。”

  聚成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像張紀成一樣,全團超過1/3的機關幹部曾在這裡任職,很多士官分隊長、哨長,都從這裡成長起步。

  網路管理辦公室技師、四級軍士長劉海霞,軍區“優秀共産黨員”“標兵哨長”譚日祥……細細品讀連史,建連15年來,這個編制不足60人的連隊,走出5名團職幹部,70余名官兵先後履職分隊長、股長、營主官等重要崗位。

  “人才者,用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説起一連的育才成果,團政委譚海生認為:“敢於放飛人才,舍眼前之小得而顧部隊發展之大得,這既是一種底氣,更是一種戰略眼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