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好南水北調水 嚴控受水區地下水開採

  • 發佈時間:2014-11-23 01:31:0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在即。不遠千里而來的南水北調水對緩解受水地區水資源短缺將起到怎樣的作用?為用好北調水,受水地區應該重點從哪些方面加強水資源管理?帶著上述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王浩。

  在王浩看來,南水北調是中國水情的必然選擇。海河流域是我國水資源最為短缺的地區,每人平均水資源量為243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數的1/8。作為世界公認的最缺水國家之一的以色列,其每人平均水資源量約為290立方米,可見海河流域比以色列還要缺水。為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海河流域東部平原地區過度開發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不合理佔用農業和生態用水的現象日趨嚴重。

  儘管採取加大節約用水力度,挖掘當地各種水資源開發利用潛力,調整城鄉供水價格等多種措施,但海河流域缺水狀況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扭轉。“也就是説,海河流域缺水問題靠節水和挖潛是不能解決的,要實現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必須實施跨流域調水,別無選擇”。

  以北京為例,在大力節約用水的情況下,現狀每年用水量約為36億立方米。但北京市多年平均降雨形成的水資源量只有21億立方米。在用上南水北調水之前,為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只能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2014年1月,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準均埋深24.5米,與1998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下降12.83米,地下水儲量減少65億立方米,生態環境面臨的挑戰非常大。

  從整個海河流域來看,要滿足現狀的用水格局,需要年降水量748毫米,而海河流域實際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35毫米,還缺213毫米。這個缺口近20年來主要靠超采地下水來填補,累計超采地下水已經超過1400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漢江上游丹江口水庫調水,主要解決輸水幹線沿線河南、河北18個地級市、111個縣(縣級市),以及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城市生産生活用水,受水區面積15萬平方千米,惠及約3500萬人口。中線工程多年平均調水95億立方米,其中分配給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的水量分別為37.7、34.7、12.4和10.2億立方米。

  王浩表示,從現狀的用水情況來看,中線工程多年平均調水95億立方米,可基本解決受水區城市生産生活缺水的問題。但遇到特枯水年,南水北調水量減少,受水區城市生産生活還可能出現缺水。

  中線工程通水後,受水區形成當地水和外調水聯合供水的局面。當北調水量多的時候,要先用多用北調水、後用少用當地水,當地地表水蓄在水庫裏供枯水年用,嚴格按照地下水壓採規劃控制地下水開採;當北調水量少的時候,在用好北調水的前提下,先用當地地表水,還缺水的情況下可適當開采地下水。

  “南水北調工程不僅是一項供水工程,還是一項生態工程”。王浩指出,中線工程通水後,通過水源置換,可減少海河流域地下水開採量,使地下水生態環境得到修養;還可將目前城市生産生活擠佔農業和生態的水歸還農業和生態,使河流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南水北調水用過、處理後,還可以用作城市河湖補水水源。

  談及受水地區如何加強水資源管理以用好南水北調水時,王浩認為,首先還是要節水,要嚴格執行“水資源三條紅線總量控制指標”,在受水區大力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水價政策,促進受水區節約用水。中線工程通水後,受水區城市生産生活用水量增加的同時,城市污水也會增加,要嚴格執行“水資源三條紅線納污控制指標”,大力推進污水廠建設和污水處理力度,力爭做到“供水到什麼地方,污水廠建到什麼地方”。

  王浩特別強調,要嚴格執行受水區地下水壓採規劃,用好南水北調水。目前受水區城市生産生活用水中的很大部分主要靠超采地下水來維持,供水成本要比中線工程供水成本低得多。若不嚴格執行地下水壓採,出於成本和效益考慮,可能會出現一方面是南水北調水用不完,另一方面是地下水繼續超採的情況,造成中線工程投資浪費和受水區生態環境繼續惡化。只要控制住地下水開採,受水區就會多用南水北調水,實現中線工程建設目標。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2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