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圖書流轉讓知識“坑塘”變“活渠”

  • 發佈時間:2014-11-22 03:32:1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雲傑劉福春文/圖

  讀書看報忙“充電”、上網“沖浪”搜資訊、借閱新書忙交流……如今,“泡”在農家書屋已漸漸成為山東省廣饒縣農民的一種新時尚,書屋成為他們用科學、闖市場、奔富路的“加油站”。

  流動圖書——

  為書屋增添新活力

  11月7日,廣饒縣李鵲鎮黃東村農家書屋管理員李愛雲駕駛電動三輪車剛從鎮上回來,沒顧得上休息,就把帶回來的“新鮮品”——300冊圖書擺上了書架。“這300冊圖書是我們徵求了村民的意見後從鎮上借閱的,其中有120冊是關於大棚蔬菜栽培管理類的。我們村種植大棚蔬菜的有百十來戶,這些書對他們有很大用處。”李愛雲介紹説。

  在廣饒縣圖書館李鵲分館,現有藏書2萬冊,涵蓋農業種養、醫療衛生、文史哲等22個種類,《大棚蔬菜技術指導》《外出務工實用技術與技能》等書深受農民喜愛。而李鵲鎮黃東村農家書屋存書僅有2000冊,而且多數內容比較陳舊,前來翻閱的村民少得可憐,這些圖書成了支撐門面的“擺設”。

  為解決圖書內容比較陳舊問題,李鵲鎮探索推行了“圖書流轉”制度,以鎮圖書館為基礎,徵詢各村的意見後,以300冊圖書為一個單位,讓各村集中借閱。該鎮黃東村村民韓新生種大棚蔬菜已有6年,是當地響噹噹的種菜專家。他説:“流轉的圖書我是每期不落,像今年我家的大棚使用了‘生物反應堆’技術,茄子長勢非常好,這技術我就是從流轉圖書中學來的。”

  “圖書流轉制度,讓鎮上的圖書‘走下去’,與村級圖書形成優勢互補,把圖書由‘坑塘’變成‘活渠’,讓全鎮農民都有出版時間更新、內容更適合自己的書看。”李鵲分館圖書管理員西曰莉説。

  數字化升級——

  書屋邁上新臺階

  “如今大夥兒閒暇時間就往書屋裏跑,看新聞、查技術、聽故事,特別是數字化升級以後,安裝上電腦,查閱資料更方便,這書屋用處可大了。”陳官鄉楊鬥村村民馬玉芳介紹説,“我的電腦知識學習的相對較少,耽誤瀏覽效率,以後電腦知識要多學習。現在查看致富資訊都上網,咱農民也要緊跟潮流。有句話説得好:‘活到老,學到老’”。

  今年,廣饒縣先後爭取省市專項資金30萬元,對全縣180個農家書屋進行了數字化升級。升級後的衛星數字農家書屋有數字圖書2000冊,可閱覽130份報紙、30種雜誌,每天更新1部電影,每週更新1部連續劇。

  同時,數字農家書屋在選址上也進行了合理調整,或選在農村原有農家書屋裏,或選在農村文化大院等農戶相對集中、文化氛較濃厚、有閱讀需要和方便閱讀觀看的地方;通過落實書屋專兼職管理人員,完善書屋開放管理制度,村民可以隨時閱讀書報和觀看影片。數字農家書屋的建設,創新了閱讀模式,與傳統農家書屋形成了有益補充,使農家書屋的傳播能力得到提高,帶來更多精神方面的享受和提升,豐富了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三級體系——

  使書屋有了“內迴圈”

  廣饒縣始終堅持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思路,將更多的資源向基層和農村傾斜,通過構建城鄉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為此,該縣啟動了依託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縣圖書館分館工程,目前9個鄉鎮(街道)的分館圖書上架、管理系統調試、圖書管理員培訓等工作已全部完成,11月份正式開館運作,實現了全縣在網圖書的通借通還,“縣圖書館-鎮圖書館-農家書屋”的三級體系佈局日益合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圈基本建成。

  廣饒縣李鵲鎮唐家村文化大院裏,室外的村民忙著健身鍛鍊,室內的村民則在閱讀圖書中休閒放鬆。唐家村農家書屋管理員張麗君説:“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夥兒更注重文化建設,讀書看報成了新時尚,晚上書屋裏看書的人很多,有時候10點鐘都關不了門。”

  “前幾天,我去鎮圖書館借閱圖書,都是新書,而且符合現在形勢,內容也齊全;以前借書得跑到縣城去,很不方便,現在鄉鎮有了圖書館,借閱更方便了。”張麗君説,“今年,咱村的農家書屋數字化升級了,書籍種類有了很大變化,更新速度也快了,過些日子書籍互通有無以後,服務群眾就更便利了。”

  廣饒縣通過積極設立縣圖書館鄉鎮分館參與農家書屋建設,延伸了服務半徑,實現了有限圖書資源的有效利用,探索出一條促進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