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媒:中日企業家精神不如美國的原因

  • 發佈時間:2014-11-21 07:33: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福布斯》雜誌11月19日文章,原題:日本和中國的企業家精神為何不如美國? 在(美國非營利機構全球創業精神和發展研究所)最近發佈的《2015全球創業精神指數》中,日本和中國的名次均遠遠落後於美國。美國以創歷史新高的85分名列榜首,緊隨其後的依次是澳大利亞、英國、瑞典、丹麥、冰島、中國台灣、瑞士和新加坡。

  日本和中國列第33位和61位。這或許會令一部分人失望,畢竟中國和日本分別是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個中原因何在?

  日本,主要與其人口有關,即通常參與創業活動的年輕人才總量逐漸萎縮。嚴格的移民政策和保守的商業文化使該狀況雪上加霜,導致日本越來越難以吸引和留住外國人才。這與作為國際人才熱門目的地的美加澳,以及其他排名靠前的國家形成鮮明對照。問題是經過兩個“失去的十年”和一系列改革後,日本的狀況並未改善,而是在惡化。

  對中國而言,該問題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創業精神不太契合從儒家順從到現有規範的中國文化。中國歷朝歷代都不太尊重發明家、企業家和商界先驅。

  中國的繼承體系是另外一個不利因素:家庭遺産並非由長子獨享,而是由所有兒子共同繼承,這使得較年輕的兒子不必為獲得自立技能或商業機遇而承受較大壓力。

  還有,雖經歷過各種改革,但中國企業仍普遍缺乏研發開拓性産品的資訊、自由和動機,因為很多企業依然是中央計劃內的“單位”,而非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就快速變化的全球市場而言,這並不合理,因為處在經濟“宇宙”中心的並非中央規劃者,而是消費者。

  誠然,中國也有眾多“例外”企業。例如,阿里巴巴、小米和百度等都以消費者為導向,但此類企業數量尚不足以提升中國在全球創業精神中的排名。(作者帕諾斯·穆都庫塔斯,王會聰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