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歷史文化傳承助力佛山、雲浮産業園聯姻

  • 發佈時間:2014-11-21 06:36:48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佛山對口幫扶雲浮的産業平臺 佛山(雲浮)産業轉移工業園南園正在大力建設

  在上月舉行的佛山對口幫扶雲浮第二次聯席會議上,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當場許諾將再追加1.6億元助力佛山(雲浮)産業轉移工業園的建設。雲浮作為佛山的對口幫扶城市近一年以來,佛山、雲浮兩市開展了頻繁的招商推介活動,共達成意向投資550億元。現在,雲浮市已成為佛企産業轉移的最優選擇。

  其實,作為西江、南江匯聚之地,雲浮自古到今出過多位歷史文化以及商界名人,與孔子、老子並稱“東方三聖人”的禪宗六祖慧能、抗日愛國名將蔡廷鍇等傑出人物出生於此;同時,雲浮氣候溫和,水系發達,自古也是親商重商之地,著名實業家陳翰池等都出自雲浮。雲浮優越的自然資源以及親商重商氛圍也吸引多家企業在此投資設廠。文/ 禹鈞樺圖/ 馬熙帆

  人文氣息:乾隆年間“百尺樓”坐落于産業園一側

  從佛山驅車上廣昆高速一路向西,沿途很快就呈現一片鬱鬱蔥蔥、大江東去的景象,這是通往雲浮的路途,也是去往雲南昆明的必經之地,粵西風光的色彩斑斕盡收眼底。

  雲浮是西江、南江匯聚地,水系發達。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百越先民就在這裡安居樂業、生息繁衍。這裡常年風調雨順,氣候溫和,山清水秀,古色古韻的古村落、古建築、古樹、是這裡文化傳承的歷史印記;六祖文化、南江文化、石藝文化等交相輝映是這裡優良的文化遺産。

  提到雲浮,禪宗六祖故里就不能不提,這裡的國恩寺被譽為嶺南第一勝地,始建於唐高宗弘道元年,是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出生和圓寂之所及《六祖法寶壇經》輯錄之地,是禪宗三大祖庭之一。寺內有六祖手植千年荔枝樹,武則天“敕賜恩國寺”牌匾,六祖父母墳,卓錫泉,浴身池等文物古跡。

  衝坑百尺樓可謂是雲浮古建築的地標。這座樓位於雲城區思勞鎮衝坑村,即在佛山(雲浮)産業轉移工業園南園轄區內,總寬5米,深5.64米,過去是出入衝坑村的主要通道。據傳它建設于清朝乾隆年間,有一次乾隆下江南看到一座無名碑,該碑與花園只隔一水,但行來卻數裏,覺得別致,於是賜名“百尺樓”。據了解“百尺樓”寓意各行各業蒸蒸日上,取得成績不驕傲。而門樓的頂部別出心裁地設計成狀元頂戴形狀,寓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親商重商:自古到今多位實業家傳承親商精神

  除了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産,這裡自古以來親商重商的氛圍也使得雲浮出現過多位著名實業家。民國時期旅居香港的衝坑鄉人陳翰池生長于雲浮,青年時期前往香港多年謀生,曆盡千辛萬苦終於有所作為,是當地有名的實業家。雲浮的重商精神促使他創業有成,陳翰池功成名就後沒忘記故鄉的恩德,在1946年發動衝坑村的24位有識之士成立籌建組,在村邊之東建立“崇學堂”,在當地傳為佳話。

  2010年廣州亞運會擔當火炬手的陳啟源也是雲浮實業家的典範。同陳翰池一樣,陳啟源也在雲浮出生,後到香港謀生,以中草藥為基礎創立了自己的企業。他多年來一直心繫家鄉,數年來已累計為家鄉捐款1000萬元。陳啟源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是家鄉傳承的民族精神支援他創業至今,鄉情始終讓他心中牽掛。

  崇學好學:“崇學堂”彰顯雲浮崇尚知識傳統

  與親商重商的氛圍相呼應,崇尚知識的傳承精神也一直深蘊于這座城市中。在距離百尺樓不遠的地方,就是陳翰池所捐資興建的崇學堂。比起一般的小學,它最大的特色是古樸的民初建築風格。學校的佈局呈“U”形,四合院式格局,中間為翰池禮堂,兩邊為教室。通道皆用月牙形拱門裝飾;牌坊頂部、屋脊、圍墻等用流線形勾畫,頗具書齋氣息。

  據了解,陳翰池在多年的謀生經歷中,深感“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於是發動衝坑村的24位有識之士成立籌建組,選定校址、破土動工,參照上海育才中學模式,設計建築為青磚紅瓦木結構的“崇學堂”,並於1948年完工,幾十年風雨中屹立,成為雲浮崇學精神的傳承。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4月下旬,時任雲浮市市長的鄭利平到衝坑小學崇學堂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充分肯定“崇學堂”蘊含著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折射出一種催人向上的高尚情操和優良品格,當即決定重修崇學堂。

  近年來,崇學堂成為雲浮著名文化遺産,多家境內外傳媒亦多次到崇學堂作拍攝報道,崇學堂也成為了各車友會和背包客遊玩的熱門景點。

  (專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