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揭秘“米農”:網際網路域名神秘掮客

  • 發佈時間:2014-11-21 05:29:50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江芬芬

  在網際網路世界,域名被稱為“玉米”,相當於門牌號碼;而國內從事域名註冊與域名買賣的人,自然成了“米農”。近幾年,動輒誘發江湖紛爭、輿論圍觀的“米農”,自己卻身形隱秘,極其低調。這究竟是一門怎樣的生意?一位資深“米農”,對《金證券》記者獨家道出幕後的故事。

  豪賭:

  “0531”兩年漲6倍

  “鄉土老農”今年30多歲,供職于山東濟南的一家媒體。“我大學專業跟IT有關,2002年網際網路剛剛興起,我就開始接觸域名,也試著買了一兩個。那時比較盲目,投資的域名都不好意思在圈子裏提。”他笑著對《金證券》記者稱。

  直到2007年,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降臨。當時有人拋售“0531.com”這個域名,“鄉土老農”當即動了心。“0531是濟南的區號,我正在籌建一個濟南地方網站,這個域名的價值可想而知。”

  但真正要下手,卻是個艱難的抉擇。賣家開價10萬多元,對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鄉土老農”而言,這是不堪重負的數字。家裏的存款不過幾萬塊,拿下這個號,不僅存款沒了,還得舉債。“做通老婆的思想工作後,我選擇了出手。”他告訴《金證券》記者,當時連家裏的硬幣也被充作交易資金,手上的錢只剩下幾百塊,小孩的奶粉錢都沒有了著落。

  正如“鄉土老農”所料,“0531.com”的光芒無法掩蓋,坐擁這個域名後,政府部門、商家都主動找到府來談合作,他經營的網站也漸有起色。不僅如此,憑藉這個金字域名“鄉土老農”迅速在濟南網際網路圈聲名鵲起。

  運營兩年多後,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網站的發展壯大急需資金,“鄉土老農”漸感力不從心。於是,他在交易平臺發佈了域名轉讓資訊。最終接手的是一位濟南企業家,雙方的交易價格從5萬、10萬、20萬一直到抬升到最後的近70萬,“我倆聊到了深夜,在12點左右完成交易。因為,我怕到了第二天,我就捨不得出手了。”“鄉土老農”對《金證券》記者説。

  兩年多的時間,“0531.com”翻漲6倍,這樣的賺頭讓人艷羨,但“鄉土老農”反覆提及的卻是“失落”,“這種感覺就像它是你的初戀女友,你沒辦法給她幸福,只能放她走”。

  經此一役,“鄉土老農”對域名投資的興趣倍增。近年來,他耗費200多萬元,陸陸續續收購了300多個域名。

  “囤米”:

  收購轉手靠實力

  連同“鄉土老農”在內,近些年部分“米農”的暴富神話,讓人蜂擁而至。但在“鄉土老農”看來,域名投資已是“紅海”,競爭相當激烈。據了解,6年以前,“米農”還有可能低價搶先註冊自己覺得未來可能會升值的行業域名、商品域名、企業名稱域名,然後以小博大。然而,現在有價值的域名都被骨灰級“米農”囤積,導致收購再轉手成了行業內的主要投資手段。

  這也意味,成功的“米農”不僅要具有驚人的域名嗅覺,還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域名投資一般靠量取勝,量大之後除了收購的成本,還包括不菲的續費成本,一般每個域名每年的續費成本在三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中國最大域名門戶網站——--易名中國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表示。

  “鄉土老農”坦言,目前中國的“米農”有幾十萬人,但並非小打小鬧、真正被圈子裏認可的,不過1000多人左右。

  “這個行業一直處於投資與投機的糾結中,但我想做個價值投資者。”他對《金證券》記者透露,由於自己是“農二代”,又是媒體出身,起初“meigong.com”(美工)、“retu.com”(熱土)、“xiangtu.com”(鄉土)這些域名,相繼被自己相中。其中,單“meigong.com”這個域名,就耗費了他將近20萬元的資金。

  他也盯上了尚被忽略的公眾服務領域,比如“12378.com”、“12316.com”,前一數字為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後者是全國農業系統公益服務號碼。而在對政策方向、社會發展趨勢做前瞻性思考後,“鄉土老農”還獨闢蹊徑,將“nongdai.com”(農貸)、“tuonai.com”(駝奶)等域名收入囊中。他向《金證券》記者解釋,“國家明確推動農村土地産權流轉,農貸有井噴的趨勢。大家喝習慣了牛奶,駝奶也極有可能成為潮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