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預算執行均衡性待提升

  • 發佈時間:2014-11-20 05:59: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財政部近日發佈的財政收支情況顯示,1月至10月累計,全國財政支出113549億元,完成全年財政支出預算的74.2%,引發公眾關注。有觀點認為,全年財政支出預算153037億元,意味著11月和12月全國財政支出將高達近4萬億元,會出現年終突擊花錢現象。

  年底支出規模往往較大

  從支出規律上看,年底財政支出需求往往會大一些,主要是一些項目前期準備階段資金需求量較小,而到了後期實施階段資金需求量相對較大,尤其是一些據實結算和以收定支的項目,往往在年底前進行清算支付。

  “年底支出規模雖然較大,但不能簡單地用全年支出預算減去前10個月財政支出來確定後兩個月實際花的錢。”財政部財政科研所副所長白景明向《經濟日報》記者表示。實際上,由於客觀條件變化等原因,年初預算安排的一些支出項目有的暫不具備執行條件,有的還未執行完畢,預算已安排資金將按規定結轉下年使用並保留在國庫,而不是撥付到預算單位的資金賬戶。因此,年底財政支出的規模雖然大一些,但正常的支出並不是違反預算管理規定的“突擊花錢”。

  “後兩個月還有25.8%的支出預算未執行,從數字上看,不見得就是花錢花得慢了,因為預算執行客觀上要受支付規律的約束,而很多支付都必須集中在年底進行,因此年底多花錢是正常的。但公眾對這一情況的關注是好事情,表明公眾對政府支出情況的監督意識在加強。”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認為,各級財政也應不斷提高預算執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財政支出進度“前低後高”

  今年前10個月完成支出預算的74.2%,從時序進度上看確實偏慢。從歷年預算執行情況看,財政支出進度均呈“前低後高”走勢,一季度各月支出進度較慢,二、三季度逐步回升,第四季度則進一步加快。

  支出進度偏慢情況的存在,並非各地“錢太多”,實際上,現在經濟建設、社會民生等各領域都十分需要資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編制預算的準確性是影響財政支出進度的重要因素。一些地方或部門預算編制粗糙,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細化程度偏低,導致預算執行不力,産生大量結轉和結余資金。而在具體工作落實上,部分地方財政部門預算指標分解下達、資金撥付不及時,部分預算執行部門和單位具體項目落實不到位、資金轉撥或使用不及時,預算執行整體工作效率較低。

  多項制度強化預算執行

  從近幾年財政收支數據看,前10個月支出佔全年支出預算比例呈上升趨勢,表明平時的預算執行進度在加快。值得關注的是,新預演算法和《國務院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確立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對財政支出預算執行將起到規範、促進作用。

  科學編制預算將提高預算的可執行性,使資金能按照正常進度支付。同時,推進政府預算“陽光化”,細化政府預決算公開內容,擴大部門預決算公開範圍,能方便公眾對政府支出的監督,既防止政府亂花錢、年終突擊花錢,又防止資金趴在賬上“打呼嚕”。

  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對於避免年底支出過於集中也有重要意義。從中長期對財政收支和財政政策進行統籌與規劃,對一些重大項目不再實行一年一定政策,這將有助於避免短期行為的發生。此外,提高預算執行效率和強化預算支出責任也十分重要。

  預算執行是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關係到財政職能的發揮和財政運作效率。“各級政府應該主動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工作,尤其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更應加強預算支出管理,更好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保障和改善民生。”白景明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