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都要公開預算
- 發佈時間:2014-09-03 20:01: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王斌
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修改預演算法的決定兩天后,9月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完善預算管理、促進財政收支規範透明的相關意見。一位列席會議的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負責人會上稱,這不僅體現了國務院的工作效率,也充分體現了“重大改革舉措于法有據”的執政理念。
面對參會的各部委負責人,李克強強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項自我革命的財稅制度改革,“首先觸動的是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政府部門的利益”。
他説,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財政制度,不僅能保證財政資金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提升政府公信力、推進“制度反腐”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過改革強化預算硬約束,堅決推進預算公開透明,真正打造“陽光財政”,有效防範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財政的錢怎麼花的,幹了什麼事,要讓老百姓知道,花得合不合理要接受社會監督
李克強視“預算公開”為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關鍵環節。他説,近幾年,國務院推動各級政府公開“三公”經費,受到民眾的廣泛好評和肯定,但公開的範圍還有所限制。
“不光是中央部門、國務院各部門以及各級政府部門,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全部都要公開預算。”他加重語氣強調,“沒有什麼用得著‘藏著掖著’的,除涉密資訊外,所有的預算都必須公開!”
針對部分領域提出保障資金投入的問題,李克強強調,對於惠及民生的重要領域,政府要保證資金投入,但有關部門要確保公開資金花銷情況。
“財政的錢怎麼花的,幹了什麼事,都要讓老百姓知道,花得合不合理要接受社會監督!”總理斬釘截鐵地説。
他提醒與會部門負責人“要做好準備”:“預算不僅要全面公開,還要經得起人民的質詢,回答得了群眾的疑問。對預決算公開過程中社會關切的問題,要規範整改、完善制度。”
總理説,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也要加強財政收入管理,清理規範稅收優惠政策。
“我們在想辦法減稅,激發市場活力,但老百姓反映各項‘收費’還是太多。必須通過預算管理,堅決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費基金項目,尤其要看住加重小微企業負擔的亂伸的‘手’。對依法合規的收費也要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李克強説。
他嚴令,要對各單位的“小金庫”、“私房錢”開展清理整頓,堅決堵住公共資金的“跑冒滴漏”。
把那些躺在賬上“打呼嚕”的錢,真正用在有利於調結構、惠民生等重點領域
去年以來,李克強力推審計署徹查整頓各部門各種名目的“小金庫”。而在一週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針對第三方評估機構發現的“扶貧工作相關資金到位率不足”等問題,他當即責成有關部門認真完善規則,用好“趴”在賬上的沉澱資金。
2日的常務會議上,總理説,若干年來,很多財政資金在各部門、地方的賬上“打呼嚕”,有些已經沉澱了10年、甚至20年,造成巨大的浪費。他強調,要加強審計監督,嚴肅查處截留、挪用、濫用財政資金等違規違法行為;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國庫資金管理,“喚醒”那些常年沉睡的資金,提高結轉結余資金的使用效率。
“根據修改後的預演算法和新推出的改革方案,再有長期不用的沉澱資金,我們就要收歸中央財政,讓它們真正用在刀刃上!”李克強説。
他強調,加強國庫資金、結轉結余資金管理,將會是未來的常態機制。各項資金要根據預算列收、列支。
“這些‘奶酪’必須要動!要讓那些躺在賬上‘打呼嚕’的錢,真正用在有利於調結構、惠民生等重點領域。”總理態度堅定地説。
通過改革堵“偏門”、開“正門”,賦予地方政府“依法適度”的舉債許可權
依據新修改的預演算法,允許地方依法適度舉債,但要納入預算管理,不得將債務資金用於經常性支出。李克強就此強調,要通過改革堵“偏門”、開“正門”,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推廣使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建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勒緊債務風險的“韁繩”。他特別指出,要妥善處理存量債務,確保在建項目後續融資,為經濟社會發展出力。
李克強最後説,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制度性改革。“預算管理改革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把預算管理改革放在首位,既有國際經驗可資借鑒,也是根據國內實際情況制定的。”他説。
他強調,預算是財政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要通過預算管理改革的持續推進,使財政資金既可維繫社會公平,又卓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