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變臉”的收費能否遏制?——透視企業減負幾大難題

  • 發佈時間:2014-11-18 18:17:0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張辛欣)“近期審計抽查的地方和部門各類不規範涉企收費有306.97億元。一些部門和地方依舊利用職權收取不正當費用,加重企業負擔。”審計署企業審計司副司長周樹大在18日舉行的全國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宣傳周啟動儀式上説。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也直言,隨著行政許可的不斷下放,仲介收費、違規收費、變相收費的現象時有出現,“擔心形成新一輪亂攤派。”

  惠企政策頻發 企業仍然“喊渴”

  會上發佈的《全國企業負擔調查評價報告》顯示,2014年,多項惠企政策發放,優化了企業發展環境。在被調查企業中,認為稅收政策完全落實的比例為42%,較去年提升5.5個百分點,各項收費減緩退降政策完全落實的比例為33%,比去年提升8個百分點。此外,目前已有20個省市出臺企業權益保護相關條例,也建立了長效保障機制。

  儘管惠企政策落實情況改善,但企業獲利能力呈現下滑趨勢,負擔仍然較重。調查顯示,2014年企業毛利率由2013年的19%下降至16.36%,平均利潤率由2013年的5.03%下降至4.82%,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從2013年的2.33%增加到2.48%。

  “這説明企業稅費負擔仍然很重,可供留存分配和追加投入再生産的資金有限。”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秦志輝在會上説,企業負擔地區間差距較大,行業間鴻溝呈日趨明顯態勢。

  “儘管有人工成本上升、融資難融資貴、經濟環境趨緊等客觀問題,但收費多仍是企業負擔的主要原因。”秦志輝坦言。

  東邊日出西邊雨 隱性收費顯端倪

  報告顯示,在繳費支出中,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支出佔比均呈現下降,而與行政許可審批相關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所佔比重卻在上升。

  在工信部梳理的當前收費中,發現不少剛被清理,轉眼又改頭換面“冒”了出來,一年收一次的變成幾月收一次,部門不收了換成協會或仲介組織收。

  審計署企業審計司副司長周樹大説,審計發現一些單位存在依託部門行政職權收費問題,某中央部門所屬44個事業單位,2012年至2014年8月底收費5237萬元;在14戶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2010年以來,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門以辦事業、辦慶典、捐贈等各種名義,加重企業負擔的違規收費金額高達130.8億元。

  部分行業協會也成為企業負擔的來源。“比如,某企業為了獲得辦理《電動自行車銷售登記目錄》資格,在不同的城市被迫加入了‘自行車協會’、‘市容環境衛生協會’、‘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等各種商協會57家,每年繳納會費高達59萬多元。”秦志輝舉例説。

  “我很擔心這些會形成新一輪的亂攤派。”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坦言。

  上下不同步 企業減負難

  在許多專家和企業看來,要真正減輕企業負擔,還需各級政府和部門齊發力,將政策落到實處。

  “直接跟企業打交道的主要還是基層政府。沒有省、市、縣各級政府改革的同步推進,國務院提出的改革政策就很難落到實處。”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説,應該建立起倒逼機制,在清單制度建立以後,哪一級政府有違規現象,都應接受社會監督,受到紀檢監察機關的查處。

  同時,部門間的協作也非常重要。周樹大説,審計署將重點檢查包括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規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建立和實施目錄清單情況等在內的項目,下一步還將配合工信部等部門,加強審計監督、公告和整改力度,促進形成對涉企收費權力運作的制約和監督體系,增加監督合力和實效。

  不少專家還呼籲,建立公開、透明、完善的收費法規體系,儘快出臺行政收費法,同時要建立收費許可授權的多元評價體系,完善企業和公民的申訴制度,多管齊下,把企業負擔真正減下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