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投資者如何玩轉滬港通

  • 發佈時間:2014-11-18 08:29:21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首先,熟悉了解滬港兩個交易所交易規則的差異必不可少。

  香港聯交所持續交易時段為9:30至12:00、13:00至16:00,在聖誕前夕、新年前夕或農曆新年前夕只有早盤半天交易。由於港股交易結束晚于上海股市,在15:00至16:00這一階段,要謹防個股因突發消息價格驟變而帶來的損失。

  習慣於交易每手為100股的內地投資者需要注意,港股中的“手”雖然也是一個買賣單位,但每只上市證券的買賣單位由各發行人自行決定。這就要防止在下單時出現理解上的數量差異。同時,聯交所不同股票的報價價位依據股價而定,股價越高,報價價位越大,這也是內地投資者需注意的地方,避免申報價格因不符合規定無法成交。

  操作中特別要注意,港股一是沒有漲跌停板,二是T+0回轉交易,日內投資者可不限次數買賣,但資金與股票交收是在T+2日。對此,內地某些熱衷於追漲殺跌的投資者應引起注意,要根據市場規則改變操作風格。譬如,同一隻股票的H股和A股,也許就會因為T+0和T+1導致意外損益。同時還要注意資金的調度。

  另外一個小細節是,看盤時不要將我們習慣的紅漲綠跌用入境股上。恰恰相反,港股報價紅色表示下跌,綠色才表示上漲,這點如不區分則難免烏龍。

  其次,滬港市場交易成本存在顯著差異。

  最大差別在於,按照滬港通的交易細則要求,內地居民投資港股需用人民幣進行投資,而港股是以港幣報價交易。實際操作每一次下單買賣港股時需將手中的人民幣兌換為港幣,再將投資之後出售港股所得的港幣兌換為人民幣。如此一來,一個完整買賣環節會産生兩筆兌換費用。以目前測算,買入再賣出港幣的匯兌交易成本約在0.38%以上。

  反觀香港股民對A股的投資,只需一次性利用離岸人民幣市場獲得投資的人民幣資金就可在A股市場進行投資,之後所獲得的資金仍然以人民幣的形式存在,免去以後再交易中人民幣與港幣之間的兌換環節。因此,香港股民利用滬港通所需要的投資交易成本將會大大低於大陸居民。

  另一個較大差別存在於交易的徵費方面。目前港股買賣雙方須繳費用有:向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繳納每宗交易金額0.0027%的交易徵費;每宗交易金額的0.002%投資者賠償徵費(此項將於2005年12月19日起暫停徵收);向交易所繳付每宗交易金額0.005%的交易費;雙方經紀均須各付每宗交易0.5元的交易系統使用費(是否將該筆費用轉嫁投資者由經紀方決定);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繳納每宗交易金額0.1%的股票印花稅。此外,賣方還負責繳付每張新轉手紙須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繳納轉手紙印花稅5元;買方需支付上市公司過戶登記處每張新發股票2.5元費用。對比內地費用來看,港股交易費用名目及額度都高很多。

  此外兩市佣金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目前,香港券商執行0.25%的佣金,且每次不低於100港元,也就是交易額不足4萬港元的都要收100港元佣金。相較內地券商普遍實行的萬三佣金,比例顯然很高。

  如果將以上三個方面相加,那麼港股通的費用堪稱“昂貴”。這是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時,要仔細考量的部分。

  再次,不能脫離流通股規模孤立地分析AH股溢價。

  作為AH股溢價的風向標,AH溢價指數由7月下旬跌破90點,10月底回至95點,11月14日收盤時報101.38點。可以説,AH股票目前已經處於平價水準。

  細分板塊來看,權重板塊仍存在折價,如銀行、能源、保險等板塊A股相對於H股有20%-30%的折價,但這個折價水準在滬港通題材開始炒作至今基本沒有太大變化。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態,與其流通盤密不可分。AH股之間價差的存在本質上是供求關係的體現,以折價幅度最大的海螺水泥為例,其A股流通盤約40億股,而H股只有13億股,A股的股票供應量遠大於H股的供應量。同理,工商銀行A股股份2647億股,H股只有868億股,A股三倍于H股流通。由此,A股股價低於H股股價有其道理。因此,不要一味地依據AH股間的折溢價尋找套利機會。

  從中長期來看,匯率變動方向是影響進行滬股通還是港股通交易行為的最大因素。考慮匯率風險的情況下,滬港通投資者的收益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投資股票本身帶來的收益和投資市場所在地貨幣升值帶來的收益。

  如果人民幣不斷升值,那麼出售港股所換取的人民幣就可能會縮水,這勢必抑制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的投資;同時,這種匯率走向會促進香港股民對A股的投資,因為他們可同時享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收益,最終可能導致滬股通投資的旺盛和港股通投資的低潮。若人民幣貶值,則市場行為剛好相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