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6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制一新滿盤皆活

  • 發佈時間:2014-11-15 02:30:4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王玉琪吳佩郜晉亮

  40歲的袁翠梅是青海省大通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員,今年,她再也不用為油菜拌種中的用藥問題發愁了。“原來油菜拌種可以用一種叫‘甲拌磷’的農藥,自從農業部禁止使用這個藥之後,我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辦。”袁翠梅告訴記者,當時他們也找過省裏的專家,但問題始終沒有徹底解決。

  “幸好有了三級平臺,農民們將問題反映給我們技術員,技術員將它反映給縣裏的産業技術首席,技術首席再直接找到省裏的專家解決。正是這個平臺,將農民反映問題的路徑給打通了,專家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提高了。”袁翠梅笑著説,今年大通縣的油菜産業發展得特別好。

  袁翠梅所説的“三級平臺”,正是青海省于2012年搭建的“農牧業科技創新三級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和基層農機推廣體系實現了有效對接,專家的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更多投向農業生産一線,農牧民在生産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也能儘快在專家那裏找到解決方案。今年7月,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青海調研時對青海的農牧業科技創新三級平臺給予高度肯定,認為青海省農牧業科技創新平臺是一項重大的機制創新。

  “最後一公里”為何不暢通?

  專家有技術卻遠離産業;農民有需求卻無技可尋;農技員想推廣卻無來源

  “農牧業科技創新三級平臺,主要是為了解決我們省科研、教學、推廣相脫節,從源頭上解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技術來源問題。”説起搭建平臺的原因,青海省農牧廳科技處處長熊進寧這樣説。

  作為西部的農牧業大省,青海省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31%,科技對農牧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只有49%,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同時,與其他農業大省相比,青海的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的科技水準還比較低,農牧業科技工作創新不足,尤其是應對高原特色現代生態農牧業發展的科技成果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進程滯後。如何有效提高科技轉化率、儘快地將新技術轉化應用,已成為了青海農牧業發展面臨的一個難題。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難題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青海省的農牧業科研教學與推廣結合不緊密,研究與推廣機制不活,各自為營,相互分離,這造成了專家不了解産業,農業産業生産中需求量大、農牧民迫切盼望的整合技術少;另一方面,對於基層來説,現有農技推廣隊伍中年輕專業技術人員少,後繼乏人,隊伍老化現象嚴重,即便是縣裏的産業技術首席,視野不開闊、層次不高,對農民的技術指導也比較有限,最重要的是,基層缺少新技術的來源。

  “專家有技術卻遠離産業,農民有需求卻找不到技術,基層農技員想推廣卻沒有新技術資源,這些原因,最終造成了我們科技成果轉化慢、轉化應用率低,也造成了農技推廣的‘最後一公里’始終沒辦法被順暢地打通。”熊進寧憂慮地説,“雖然我們省裏也有面向産業發展的産業技術體系和面向農民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但是,這兩者都是各自為營,科研和推廣始終沒辦法真正有效對接。”

  “眼下,青海正處於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轉變的關鍵時期,我們迫切需要進行機制創新,探索農科教、産學研緊密結合的農牧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機制,以此來提升農牧業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青海省農牧廳副廳長劉青元説,青海的農牧業産業若要進一步發展,機制改革顯然已經迫在眉睫。

  讓産業技術體系和農技推廣體系無縫對接

  省級研發平臺為主推技術品種把脈;縣級推廣平臺為農民開展技術服務;農戶示範平臺採用新技術增産增收

  2012年,青海省投入1000萬元,正式搭建啟動農牧業科技創新三級平臺。

  “這是一個開放的平臺,集合了科研、推廣和示範3個功能,涵蓋了省、縣、戶三個層級。”熊進寧告訴記者,農牧業科技創新平臺主要由三級來構成,第一級是省級産業技術轉化研發平臺,它由省級科研教學推廣部門、重點實驗室、産業功能研究室、農業龍頭企業和相關産業領軍人物牽頭組建;第二級是縣級産業技術推廣平臺,由基層農技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的各類農技推廣單位、農村科技創業服務等項目構成;第三級則是由科技示範基地、科技示範戶構成的科技示範應用平臺。

  根據青海當地的農牧業産業特色,青海首先由省科研單位的産業領軍人物牽頭組建了油菜、馬鈴薯、蔬菜、蠶豆、牛、羊、飼草料、枸杞、生豬等9個省級産業技術轉化研發平臺,相對應地也聘請9名省級的産業首席專家,建立了47個功能研究室,科技人員達到了166人。“這就好比是建立了一支支省級的産業技術體系隊伍,先根據産業需要,將省級相關領域的專家、技術,包括一些農業龍頭企業等全都組織起來,進行一個橫向的資源整合。”牛産業平臺首席科學家、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院長劉書傑這樣解釋道。

  而在縱向上,平臺則按照基層農技推廣示範縣的運作模式,在全省27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補助示範縣建立由縣級首席專家、推廣專家組、農技推廣員構成的縣級平臺,每縣設立1名首席專家,50~100名農技推廣員,還建立了由科技示範基地、科技示範戶和輻射戶構成的應用平臺,每個縣建立科技示範基地2~3處,科技示範戶500~1000戶。

  “三級平臺的建立,最重要的是實現了産業技術體系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兩者的無縫對接,實現了兩者的優勢互補。”熊進寧介紹説,“每個産業在省裏都有一個首席專家、一個科研技術團隊,相對應地在縣裏,産業首席與縣裏的首席對接,縣裏每年的主推技術和品種必須要經過省級産業體系首席專家的審定。技術到縣裏之後,每名技術員對接指導10個示範戶,真正將技術推廣下去。”

  據了解,平臺主要有三項任務:一是省級專家對各個農技推廣示範縣的技術、品種進行把關;二是基層農技員將縣裏的問題反映給省級專家進行解決;三是省級産業技術體系與國家産業技術體系進行對接,引進各項新技術,進行本土化的轉化應用。

  “原來縣裏沒有意識主動來找我們專家,我們專家也常年埋首論文,沒有意識主動下去指導。現在有了這個三級平臺,就相當於將科技轉化的路直接鋪到了我們專家的腳下,只需要對接縣裏的産業首席,就能轉化成果。農牧業的科技轉化,有了一條‘快車道’。”劉書傑對記者説。

  “三級平臺”激活農業科研與推廣

  科研成果更接地氣;技術推廣得心應手;農民盡嘗科技甜頭

  在大通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程明發看來,三級平臺的建立,將他從每年尋找新技術當中解放了出來。作為大通縣蔬菜産業的首席專家,他坦言,在與蔬菜産業省級首席專家對接後,自己做農技推廣的信心和底氣更足了:“原來沒有平臺,我們每年都是按照自己了解的情況去引進新的技術,技術究竟適用不適用,沒辦法及時知道。現在有了省級平臺,專家把關,引進的技術更適用,也更容易推廣。”

  採訪中,記者發現,平臺搭建1年多以來,不僅解決了困擾試點縣多年的基層農技推廣的技術來源問題,更是打通了農技推廣的“最後一公里”,讓各項産業實用技術迅速地落地生金,讓農民嘗到了科技致富的甜頭。

  “與科技平臺聯合後,我們的基地從之前的500畝擴大到了現在的4000畝,産量從1400噸增加到1.2萬噸,已經成為了全省規模最大的露地特色蔬菜生産基地。”在湟中縣,瑞青綠色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則對記者興奮地講述了科技平臺對合作社極大的推動作用。

  事實上,受益的不僅僅是農民,劉書傑告訴記者,三級平臺的建立也為科研工作帶來了新的變化:“原來,我們的科研和轉化是脫節的,現在所有的需求都是面向農民的需要,面向生産一線,科學研究更加接‘地氣’了。另外,有了三級平臺,原來是一個個課題組下去,各自為營,現在則是一個産業鏈條在一起合作,科研也更加有效了。”

  飼草料産業平臺的專家、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研究員王柳英則認為,平臺的建立,讓專家的科研更有針對性,也將原有的科技成果進行了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這麼多年來,我們專家肯定都有很多的科研成果,但是,大多數是沒有跟産業對接的,束之高閣。而在平臺上,我們將這些好的技術整合起來,引入、熟化、整合和收集,同時與農技推廣體系進行對接,結合農民的需要進行推廣,大大提升了科技轉化的效率。好的技術有沒有價值,關鍵就是要看給農民帶來了多少效益。”

  據統計,農牧業科技創新三級平台啟動以來,破解了産業發展中的多項技術難題,強化了農機農藝、良種良法、節肥節水等有機結合,促進了農牧業生産從單一技術應用向綜合技術應用,單項技術發揮作用向綜合技術整體效應的轉變。截至目前,300多個實用先進的農牧技術得到推廣和應用,近120萬名農牧民受益。

  科技創新三級平臺的搭建,也得到了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的肯定。他認為,三級平臺橫向方面聚集各種要素、資源力量,形成一些創新的增長點;縱向方面,與國家的相關項目體系銜接,向下面延伸,和鄉鎮農技推廣體系銜接,縱橫交錯,形成一種非常好的創新與推廣應用的先例。而平臺的思路與運作,一是與國家和地方産業需求緊密結合,導向很鮮明;二是注重産學研用的結合,注重與用戶的需求結合,平臺在整合資源、集聚力量方面作用非常明顯,能夠把國家最新的成果在平臺上進行沉積,然後進行轉化推廣應用,解決了整個體系通道,作用非常顯著,值得全國推廣。

  “我們做的,實際上是通過機制創新,讓整個産業技術體系、農技推廣體系等,全部都運作起來,達到滿盤皆活的效果。”據劉青元介紹,目前,青海仍在搭建小麥和冷水魚科技創新平臺,預計到2015年,青海省農牧業科技創新三級平臺將最終形成支撐現代農牧業科技工作的完整體系,産生和釋放出巨大的聚合效應也將指日可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