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訪海成集團董事長黃建榮:首次對外披露中亞投資心路

  • 發佈時間:2014-11-14 15:5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上海11月14日電(魏倩) 11月13日,上海海成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成集團”)董事長黃建榮接受人民網《財經1+1》節目專訪時,首次對外界披露了這些年來在中亞地區的投資心路。

  在當前“一帶一路”建設熱潮之際,海成集團作為最早介入絲路沿線國家投資的中國民營企業之一,究其在中亞投資的立項、融資到成熟運作,這些“先行先試”之舉可以作為新絲路投資的中國民營企業樣本。

  受“走出去”戰略鼓勵 投資中亞地區

  海成集團由有色金屬商品貿易起家,近些年一直致力於轉型為資源類企業。受國家“走出去”戰略鼓勵,2007年,海成通過旗下公司新疆塔城國際資源有限公司在中亞塔吉克共和國成立了塔中礦業有限公司,主營礦山開發、冶煉,如今是塔國最大的外資工業投資方之一。10月,公司還作為塔國總統拉赫蒙召開的經貿論壇唯一外資企業發言代表。

  黃建榮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借著當年國家對邊界省份的扶持政策和被西部地區資源吸引,自己從上海來到遙遠的新疆,又“走出去”到了中亞。從央企到民企“十個當中有八個都是搞資源,競爭很激烈”。

  塔中礦業作為在塔國最大中方投資礦業項目,從立項初期至今受到中國兩屆政府高層的關注。也因此黃建榮自感壓力和責任重大,“遇到什麼困難都得堅持下去。”

  比如,國家雖然鼓勵“走出去”,但是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立項獲批就很艱難。這一問題在新一屆政府力推的簡政放權中已得到解決,只需到商務部備案;又如,中亞國家歷史上是前蘇聯加盟國家,解體之後發展滯後。前期建設中須先自己解決電力、交通等問題。“建了兩條輸電線,不光為企業,還得解決沿線老百姓用電”。

  事實上,在中亞投資要獲得政府和當地居民的認可,企業須不斷“回饋”當地。除了提供基礎設施,還要接受額外要求,每年購買當地政府發行的國債就是其中之一。

  黃建榮表示,這個過程中最艱難的其實是融資。有色金屬礦山是投資長、見效慢的行業,資金投入巨大,其塔國項目總投資超過5億美金。這幾年中亞項目很多,但基本是國家給予投資性項目,或者國與國之間利用中國信貸賣方優惠取得的貸款。

  儘管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在中亞地區設立了工作組,對民企項目也很關注,但是由於貸款擔保問題,抗風險性上不如央企,最終銀行“愛莫能助”。

  借新絲路契機 力促公司轉型

  為解決項目資金問題,海成集團轉而拓寬融資渠道,尋求通過資本市場平臺來融資。這也是當前海成集團最受外界關注,也招致質疑的舉措——將塔中礦業資産注入集團上市公司西藏珠峰,目前方案正在證監會受理中。

  黃建榮首次對外界回應到,這是突破民營企業融資難的一個措施,想通過資本市場平臺來解決未來發展的資金,是共贏舉措。“這不光是打破企業發展資金瓶頸,更是上市公司主業板塊由鋅冶煉加工企業改造成礦山資源類企業,促進國家企業‘走出去’發展戰略,對落實新絲路經濟建設有積極作用。”

  他亦表示,集團將始終以有色金屬行業為主導方向,儘管目前涉及到貿易、投資、物業等業務,未來如果説通過重組,是利用資本平臺把有色金屬做大做強。

  這些年,中國企業走出去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非洲地區,資源類投資都是大手筆,黃建榮表示“付的學費也很大”。

  由於上述種種難關,在中亞的投資選擇上,包括在國家部委召開的座談會上,黃建榮提了不少務實的建議,比如希望對“走出去”企業能有正常扶持和貸款,外派人員上也能享有國民同等待遇。

  好在北京APEC會議傳來一個好消息,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對基金如何支援新絲路建設,黃建榮表示,希望能夠針對不同行業進行專項投資。比如當地政府已經確認扶持的“走出去”企業可以與基金合作,聯合所在國政府以專項投資。

  自創業二十餘年來,黃建榮曾經考察過澳洲、非洲和東南亞國家,認為從汲取前期投資的企業情況和從國家之間合作來看,都不如中亞。當前應利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契機和大好的政治環境,做好目前項目,以對中國資本市場對股民有回報。“‘走出去’對中國意義重大,但要紮下根很不容易,尤其在中亞地區。除了強大的信心,還得有韌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