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金融合作加大加深

  • 發佈時間:2014-11-14 15:31:22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滬港通’是一項創新,將使滬港兩地的金融合作加大加深。”張華峰是香港證券學會榮譽會長、香港立法會議員(金融服務界)兼恒豐證券主席。昨天下午,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無論從短期、中期、長期來看,“滬港通”都是一項好政策,是香港金融業發展的里程碑。

  下週一,“滬港通”正式開始,香港居民每日最多兌換兩萬元人民幣限制也將同步取消。張華峰認為,“滬港通”將對人民幣國際化起到很大推動作用。而就在昨天,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取消港人兌換人民幣的限制應該不會影響港元地位。港元與美元挂勾30年來,經過很多不同事情,香港都能應付,相信撤消人民幣兌換限制對香港也不會有大影響。

  早在4月份“滬港通”消息一齣,張華峰就分析説,“滬港通”最大賣點是讓香港股市闊度和深度大大增加。闊度是指參與買賣的投資者。“內地有3億多人參與股票買賣,他們將來都是香港股市的潛在客人。”闊度增加會有聚焦效應,即一個地方聚集的人流會越來越多,全球投資者對港股的興趣也會增加。有更多投資者參與這個市場,股市必然旺。闊度增加了,上市公司“深度”也隨之而擴大,集資能力會顯著增強。公司上市,要求其實很簡單:哪個地方投資者層面廣、成熟,司法完善,可以保障利益,它們就會去哪上市,希望將公司價值最大化。

  作為一項全新好政策,張華峰認為,業界應該有機會平等參與。全香港有560多家券商,規模、實力有差異,成交量也有差別。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行業的活力和氣氛非常重要,本地中小券商的角色也必不可少。從這一點上,“滬港通”應是令香港整個金融業共用成果時刻。

  今年9月間,部分香港立法會議員連同工商及金融界人士到上海考察,與上交所就“滬港通”進行了詳細交流,張華峰就是代表團成員之一。他認為,“滬港通”尚有一些細節問題待解決,比如稅務安排、兩地交易時間不同、監管等等。真正開通之後,券商還需要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磨合,逐步解決一些細節問題,因為有實踐才是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特派記者 陳傑(今日香港專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