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煤電油氣迎度冬"大考" 電力天然氣供應優先保民生

  • 發佈時間:2014-11-14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日報北京11月13日訊 記者顧陽報道:今冬供暖即將全面啟動,煤電油氣等能源保障工作也將面臨迎峰度冬“大考”。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天召開2014年迎峰度冬煤電油氣等能源保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就加強經濟運作調節,做好天然氣、電力、成品油供應,煤炭和冬季供熱及運輸保障等方面的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今冬明春能源及運輸供需形勢總體相對寬鬆,但在需求高峰時段,局部地區仍可能出現供應偏緊。與此同時,一些體制機制矛盾可能在經濟運作中凸顯。”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要求,各方要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從增加資源供給、加強需求側管理、強化專項協調和針對性調節等方面入手,把應對措施準備得更週全一些。

  連維良表示,今冬用氣高峰預計達882億立方米,但預計供應為820億立方米,缺口達62億立方米。要按照優先保民生原則,努力增産增供,盡力增加進口,設法增加儲備,合理增加煤制氣等替代資源,做好企業間管線輸送能力共用,加強需求側管理,有序發展煤改氣,確保民生用氣穩定供應。

  在電力供應方面,要針對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落實難、“三北”地區電網調峰難、部分農村地區春節用電難等突出問題,結合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利益調節機制,切實保障居民生活用電。在成品油供應上,要著力推廣乙醇汽油,著力推廣高品質成品油,著力增加原油儲備能力。冬季供熱中,要優先保障採暖用煤供應,確保冬季供暖需要。

  連維良表示,要做好煤炭、石油、糧食、農副産品等重點物資及節日生活物資的運輸,滿足生活和生産需要。同時,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紮實推進煤炭行業脫困;嚴格禁止違法違規建設生産、超能力生産和不安全生産;嚴格煤礦準入標準,淘汰落後産能;嚴格控制劣質煤的進口和使用;堅決清理涉煤不合理收費,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中俄中緬天然氣合作取得新進展

  本報北京11月13日訊 記者齊慧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獲悉:中石油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日前簽署《關於沿西線管道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框架協議》,未來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的年供氣規模為300億立方米,供氣期限為30年。

  協議規定了未來俄羅斯通過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向中國供氣的基本技術經濟條款,確定供氣規模300億立方米/年、供氣量漸增期為4至6年、供氣期限30年的合作框架,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等。

  又訊 記者齊慧報道:截至11月11日8時,中緬天然氣管道已累計向國內輸送天然氣超過30億立方米,達到30.03億立方米。

  中緬天然氣管道起自緬甸西海岸皎漂,從雲南瑞麗進入我國,終點為廣西貴港,設計年輸氣量120億立方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