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東落馬官員拎重估測紅包金額

  • 發佈時間:2014-11-14 05:33:01  來源:西安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2年6月18日下午,廣東省廣州市北京路376號,省財政大樓內繁忙如常,偶爾有人小聲議論:“危金峰副廳長被省紀委帶走了!”隨即,廣東省紀檢監察網發佈消息:“廣東省財政廳副廳長危金峰同志因涉嫌嚴重違紀問題,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知情人稱,事情來得十分突然,上午危金峰還在辦公室,下午就被帶走,一同接受調查的還包括其岳母、妻子及妻妹。

  經查,危金峰在廣東省財政廳工作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和職務影響,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後多次收受他人賄賂,通過非法倒賣土地獲取暴利。其家庭財産達7000多萬元人民幣,其中收受他人賄賂和非法獲利3000多萬元,另有4000多萬元無法説明來源。2012年10月,廣東省紀委、監察廳報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給予危金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違法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

  貪婪成性 一步步墮入腐敗深淵

  翻開危金峰的履歷,仕途一帆風順。農家子弟出身的他,1997年調至廣東省財政廳工作,先後擔任副處長、處長、副巡視員、副廳長等職務。然而,仕途順利卻沒有讓危金峰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反而因為信念動搖、慾望膨脹,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了腐敗深淵。

  1997年,時年35歲的危金峰調至廣東省財政廳工作,任農業處主任科員。雖然官不大,但危金峰卻大肆利用職務之便和職務影響,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賄賂和好處費。

  上世紀90年代初,危金峰與順德華通戶外傢具有限公司經理楊某相識。1997年5月的一天,危金峰打電話告訴楊某,他有車輛入牌指標,需要17萬元,問楊某要不要。楊某表示需要。之後,楊某花了30多萬元買了一輛二手寶馬車。危金峰見楊某買車後,又挾車要價,説要25萬元才能辦理車牌。買回的車不能收著不用,楊某只好同意。很快,危金峰利用自己的關係取得上牌批文,楊某用塑膠袋裝了25萬元送給了危金峰。

  這是危金峰第一次收受大額現金。如果説此時他還存有一點敬畏之心,對貪污腐敗還略顯恐懼和不安,那麼到後來則是肆無忌憚,玩起各種貪腐手段“駕輕就熟、得心應手”。

  2008年某企業計劃上市,為拉攏危金峰,該企業老闆許以原始股。危金峰直截了當説:“如果上市成功了,假如説是20萬股的話,大概市值400多萬啊,這麼多錢,你怎麼送啊?”該老闆心領神會。很快,就按危金峰的要求將30萬股原始股登記在危金峰的岳母名下。

  危金峰不僅索賄受賄,對紅包也是來者不拒。據他交代,在其任財政廳副處長以後,春節等節日期間收受有關市縣領導幹部和財政系統人員送的紅包共數百萬元,僅2012年春節前後,就收受27人次所送禮金70余萬元。

  久貪成“精”,到後來,危金峰甚至練就了通過拎重來估測紅包金額的“本領”。2012年春節期間,危金峰到平遠縣工業園參觀一稀土公司,並説會支援公司的發展,在危金峰離開時,該企業老闆將一個裝有30萬元現金的書包放在危金峰的車上,危金峰拎一拎重量,關上車門滿意地説:“放心,全力支援你們公司的發展。”而對於別人送的達不到心中標準“重量”的紅包,危金峰甚至會厚顏無恥地當面呵斥。

  上下勾結 財政資金成為“唐僧肉”

  危金峰貪污腐敗、大肆斂財的高峰期是在其擔任省財政廳工貿發展處處長至財政廳副廳長期間。這一時期,危金峰手握財政資金審批大權,財政項目資金成為其手中的“唐僧肉”。

  擔任省財政廳工貿發展處處長後,危金峰把手中的審批“硬權力”,當做斂財的最有力工具。利用財政資金審批權,索取和收受財政下撥資金受惠企業賄賂。

  危金峰把國庫的錢看做自家的錢,夥同不法商人對財政資金進行肆意瓜分,並且按照撥付的款項收取20%至50%不等的“好處費”。危金峰幫助某建材公司獲得財政扶持資金共900多萬元,居然向該公司老闆索要“好處費”300多萬元,索賄受賄膽氣之壯令人咋舌。2008年,危金峰幫助某工業電器公司獲得扶持資金100萬元,事後,危以去新疆為由向該公司索要了50萬元。

  危金峰與企業老闆合謀瓜分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必須要申報企業所在地財政部門進行資格審核,並對企業的申報材料加上當地財政部門意見,才能上報省財政廳審批。可見,危金峰要變現手中的審批權,市縣財政局這一關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於是,危金峰夥同有關市、縣財政系統和受惠企業上下勾結,以虛假材料騙取國家財政專項資金,“打造”了一條以財政資金審批權為核心的腐敗鏈條——有關市、縣財政局人員幫助企業向省財政廳提交申報材料,經由掌握審批權的危金峰幫助並順利獲得財政資金。市縣財政局人員從企業收受“好處費”,再從中拿出部分送給危金峰。

  正是通過這種“上下勾結”共同作案,某電子廠等三家企業通過某市財政局副局長陳某申報項目,共獲取省級財政資金510萬元,這三家企業送給陳某好處費93萬元,陳某則從中拿出數十萬元以現金或高檔禮物形式送給危金峰。

  被危金峰視為朋友的某市財政局副局長陳某,這樣講述其與危金峰的關係:“我任市財政局副局長後,認識了時任財政廳工貿處處長危金峰,當時並不熟悉。直至2008年危金峰前往新疆挂職後,我覺得危以後要當財政廳的廳領導,和他搞好關係十分必要。所以在危金峰挂職期間,我經常給他打電話聊天,慢慢就和他熟絡起來。”經過陳某某的精心經營,兩人發展成為利益同盟,肆無忌憚貪污、套取財政資金。

  肆無忌憚 家族式腐敗令人驚

  在危金峰腐敗案中,家族式腐敗是一個顯著特點。

  危的妻子、岳母、兄弟、妻妹等近親屬全部涉案,打造了一個以危金峰為軸心,以其妻為“操盤手”,以不法商人為對象,以其岳母、哥哥等為贓款接收者的腐敗“網路”。

  比如,危金峰向某建材公司老闆陳某某索要3筆“好處費”,第一筆60萬元現金是其妻子到約定地點與陳某某見面取錢;第二筆現金60萬元是其妻妹的前夫到約定地點與陳某某交接;第三筆200萬元現金因數額巨大,危金峰委託另一個妻妹假借出租鋪位名義,收受陳某某以公司名義轉入的款項。

  危金峰貪腐案整個家族起到了推波助瀾、出謀劃策的作用,其妻更是“操盤指揮”、“親力親為”。某公司送的30萬股原始股,危金峰妻子以自己母親名義收受,並親自經手辦理。為了方便收贓、轉贓,其妻甚至把身邊的朋友當做丈夫受賄或轉移財産掩人耳目的一個工具,利用朋友的身份證開戶存錢,再通過其他方式轉移贓款。到後來為了消除犯罪痕跡,其妻編造各種謊言,騙取開戶人到銀行銷戶。

  聽聞紀委摸排調查的風聲,危金峰整個家族忙於銷毀證據,偽造相關收據,進行串供,同時威脅相關涉案人員不要亂説話,否則對其不利。其妻還利用自己的公職身份和人脈關係,四處為丈夫刺探“情報”。

  辦案人員介紹,危金峰與一些老闆交往密切,認為這些人的素質、能力都不如自己,卻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甚至是自己的關照發家,過著花天酒地、揮金如土的生活,他的心理開始失衡,産生強烈的利用權力發家致富的念頭,並開始千方百計為自己的家庭、親友謀利。

  危金峰交代説:“當看到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親友謀私很快發家致富,成為千萬、億萬富翁,自己也坐不住了,躍躍欲試……”

  痛定思痛 財政專項資金需加強監管

  廣東省從2003年起連續5年,每年由省財政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扶持中小企業,而危金峰正好掌管省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審批權。

  雖然省裏針對該專項資金的審批撥付出臺了專門的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對企業申報的條件和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初審,對專項資金扶持的項目進行跟蹤和檢查,但如何落實這些管理措施,既缺乏有針對性的工作部署,也沒有相關責任追究措施,導致資金審批存在隨意性與可操控性,這給危金峰留下了巨大的尋租空間。

  比如,王某某公司為獲得省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在飯局上請求危金峰關照,危金峰示意王某某寫一份申請報告,由市、縣兩級財政局寫出意見蓋好公章,再交給危本人幫助辦理,整個過程看似按規章制度辦理,經過層層把關,其實只要少數幾個人串通就可以“瞞天過海”。

  財政撥付的這些專項扶持資金,到底有多少能落在實體項目上?

  一位涉案企業老闆抱怨:“來自財政的資金既要打點技術專家,也要招待本地官員,還常常要以高規格接待上級領導,自己撈不到太多好處,但是上了這條路,不做又不行,國家給的錢,至少一半到了私人腰包,我們也很無奈。”

  危金峰由“管錢的”變成“劫錢的”,個中原因值得深思。財政部門掌握著大量資金,行使“收、支、監、管”的權力,這就註定了財政部門中的很多人員即使一般工作人員也有很大的權力。如果不加大對財政人員的監管,就很容易出現“燈下黑”,形成“批出來”的腐敗。

  危金峰曾在其所著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專項資金分配缺乏公開性和透明度,權力過度集中為設租、尋租提供了溫床。他非常清楚財政審批滋生腐敗的原因,更明白制度設計的漏洞,但他並沒有積極去改變和堵塞,反而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斂財。説一套做一套,危金峰最終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慘重代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