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公司更名頻現資管身影 高管震蕩人才隱憂難消

  • 發佈時間:2014-11-14 01:00:3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近日,基金公司掀起一波更名熱潮:10月29日,“紐銀西部”更名為“西部利德”;9月24日,“道富基金”更名為“中融基金”;稍早之前還有“金元比聯”更名為“金元惠理”。

  在基金公司更名的背後,是引人注目的股東的更疊。那麼,在外資股東撤離後,這些基金公司新來股東的出身背景、組織結構以及投資風格等都吸引著投資者的眼球,尤其是資産管理機構乘勢進入公募基金,也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想像與期待。

  外資股東撤離 資管進軍公募

  記者梳理最近幾起基金公司股權變更發現,撤出者以外方股東居多,而接盤者大多是國內資産管理機構。

  紐銀西部基金10月29日發佈公告稱,根據2014年10月15日中國證監會批復,原公司外方股東紐銀梅隆投資管理EMEA有限公司將所持有的紐銀梅隆西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權轉讓給上海利得財富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變更後公司的股權結構為: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51%的股權,上海利得財富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持有49%的股權。公司中文名稱將由“紐銀梅隆西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利得金融服務集團旗下上海利得財富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是國內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專業財富管理機構之一。

  利得金融服務集團是領先的以網際網路為特色,以資産管理為主的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目前已經實現資産管理、財富管理、網際網路金融三大板塊戰略佈局,旗下擁有利得財富、利得基金、利得資本等多家全資子公司,並參股華富利得資管(基金子公司)。集團總部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累計資産管理規模近500億元。此次入股西部利得基金,也讓利得金融服務集團成為國內財富管理行業首家入股公募基金公司的機構。

  在“紐銀西部”更名為“西部利德”的一個多月之前,即9月24日,道富基金髮佈公告稱,根據2014年9月2日中國證監會批復,原公司外方股東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將所持有的道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權轉讓給上海融晟投資有限公司。變更後的股權結構為: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出資比例51%,上海融晟投資有限公司出資比例49%。公司的名稱由“道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這樣,中融基金就一下子變成了幾乎為中融國際信託完全掌控的基金公司。公開資料顯示,新接手的中方股東上海融晟投資有限公司是中植集團的控股公司;而中植集團是中融國際信託第二大股東,卻被業內公認為中融信託的實際控制人。

  事實上,基金公司更名早在多年前就已有之。金元比聯基金曾于2012年3月20日公告稱,原公司外方股東比利時聯合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將所持有的金元比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權轉讓給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變更後公司的股權結構為:金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51%的股權,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持有49%的股權。公司中文名稱將由“金元比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金元惠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接盤的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是惠理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管理著一系列的絕對回報偏持長倉基金,併為機構投資者提供管理及副管理服務。而惠理集團有限公司是亞洲最大的資産管理集團之一。自1993年成立以來,惠理一直堅持採取價值投資策略,專注投資于大中華地區,至今已經超過了20年。

  業績連年虧損 股東備受煎熬

  在次新基金公司更名的背後,是外資股東的撤離。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股市大環境長期抑制之外,中外方股東投資理念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基金公司業績慘澹,甚至連年虧損。

  紐銀西部基金于2010年7月20日在上海成立,註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中方股東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1%,外方股東紐約銀行梅隆資産管理國際有限公司出資49%。

  由於傍上“華爾街大佬”紐銀梅隆資産,紐銀西部基金成立之初曾被業內紛紛看好。但是自成立以來卻遭遇連年虧損。從大股東西部證券歷年的年報中可以看出,紐銀西部基金只在成立當年實現凈利潤4350.43萬元,此後便一直虧損,2011年虧損4248萬元,2012年虧損1331萬元,2013年再虧損4338萬元。

  同樣的遭遇也發生在道富基金身上。道富基金成立於2013年6月份,至今年10月20日的一年多的時間裏只發行了一隻債券型基金——道富增鑫,資産規模約4.5億元。今年10月21日,公司新發行了中融貨幣基金,最新的資産規模為223億元。據Wind數據顯示,2013年半年左右的時間裏,該公司就虧損了6394.51萬元。

  基金圈內的“外來和尚”水土不服的還有比利時聯合資産管理公司。2006年11月份,金元比聯基金在上海成立,註冊資本金1.5億元。其中金元證券和比利時聯合資産管理公司分別佔51%和49%的股份。從2006年至2011年,金元比聯多數處於虧損狀態。據Wind數據顯示,金元惠理2012年3月20日更名前的2011年曾巨虧2.5億元,2010年也虧損791萬元。

  曾經被業內看好的外資背景,因為投資理念不同等多種原因,也成為了制約基金公司壯大的背後因素。而伴隨著外資股東的撤離,新的中資股東的入主,基金公司的成長之路依然顯得坎坷與不測。

  高管頻繁震蕩 人才隱憂難消

  在股東變更的同時,這幾家次新基金公司也經歷了劇烈的高層人事震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公司整體業績的不穩定性。

  今年5月27日,紐銀梅隆西部基金第二大股東紐約銀行梅隆資産管理國際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49%的股份轉出。而就在一週之前,即5月20日,公司總經理陳喆因個人原因離職,公司董事長安保和代任總經理一職。值得注意的是,陳喆自2013年3月25日開始擔任公司總經理,至此僅一年多的時間。此前的2012年12月28日,公司第一任總經理胡斌離職,也只為公司服務了兩年多,斷檔期間由公司董事長安保和代任總經理。

  由外方股東撤出引發的人事震蕩在道富基金身上演繹得更加跌宕起伏。自2013年6月7日成立以來,道富基金不斷曝出股東內鬥的醜聞,進而導致公司高管的持續震蕩。成立僅三個多月後的9月13日,其總經理李雪松就宣佈離職,公司董事長桂松蕾代任總經理一職。公司先後於2014年2月14日和2月21日,提拔公司元老譚茗予和王宇為副總經理,兩每人平均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加入了籌備組。但頗有戲劇性的是,僅僅數月之後,譚茗予因個人發展原因于6月12日離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宇也于8月13日因個人發展原因離任公司副總經理。

  稍早之前更名的金元惠理在股權變更之前的一年時間內,同樣經歷了一波高管變更潮,從總經理到市場總監、投資總監、運營總監等全部大換血。先是公司總經理易強于2011年2月24日離職;三個月之後,張嘉賓于5月23日空降金元惠理,擔任公司總經理;半年之後,市場總監陳凱于11月21日離任;2012年1月9日公司提拔潘江擔任投資總監;當年3月1日公司將原督察長符刃提拔為運營總監,由淩有法接任督察長一職。

  業內人士稱,基金業作為人力資本密集型行業,人才是其核心競爭力,高層管理者的頻繁動蕩,勢必會影響到公司的整體決策和運營,短期內負面影響恐難消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