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十一”熱潮蔓延:中國電商引領全球商業革命

  • 發佈時間:2014-11-13 19:45: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杭州11月13日電(記者張遙 任沁沁)習慣了每年在光棍節這天熬夜血拼的中國消費者在今年這場“24小時搶購大戰”中並不孤單。一個由中國電商發起的商業節日,正在逐漸演變為一場席捲全球的商業革命與文化熱潮。

  北到格陵蘭島、南至智利,加上坐落在印度洋中的島國塞席爾和北美洲東加勒比海最東端的巴貝多,甚至包括世界最小國家之一的聖馬利諾,超過211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參與了中國電商發起的這場網購狂歡。

  阿里巴巴跨境購物平臺今年首次參與“雙十一”購物節,200多國際商家通過天貓國際參與活動。“全球速賣通”和“淘寶海外”則幫助中國的中小企業銷售商品給全球200多個國家的消費者。

  “雙十一”不僅是網際網路的標誌事件,也已經是中國影響世界的一個表現。外媒不僅用“瘋狂”二字概括“雙十一”達成的購買記錄,用“驚人”形容這場“世界最大網購節”生發的巨大能量,更看到了商業狂歡背後正在崛起的中國軟實力。

  全球消費者通過電商網站更新著對中國的印象。去年耶誕節,阿裏旗下的速賣通在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站VK和OK上舉辦活動,請俄羅斯家庭“畫出孩子心目中的聖誕老人”。200多個俄羅斯家庭參與了比賽。因為常常收到來自中國的禮物,更多俄羅斯小朋友心中的聖誕老人形像是個中國老人,騎著神龍把禮物送到他的家中。

  俄羅斯人正是這場搶購中最積極的海外買家。這在中國商家看來並不意外——速賣通已經成為俄羅斯第一大電商網站。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通過網際網路直接接觸中國的外貿電商企業,通過國際物流把中國製造買回家中。

  俄羅斯卡卡盧加州的瑪麗切娃·瓦倫蒂娜·別特洛夫娜説,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激發了周邊國家經濟合作的潛力,也為中俄雙邊貿易投資合作帶來更大紅利與空間。

  分析人士預計,中俄雙邊貿易額在2015年突破1000億美元的目標可以實現。“電商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亦不可小覷。”瑪麗切娃·瓦倫蒂娜·別特洛夫娜認為。

  《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2015—2025)》在APEC北京會議上獲得批准。“互聯互通”就是要讓腳下之路、規則之路、心靈之路聯太平洋兩岸的全體成員,打通融資貴、融資難的瓶頸,就是要加強公私伙伴關係建設,實現聯動式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電子商務打通了全球“互聯互通”的重要一步。

  在“國際版淘寶”速賣通平臺上,直到2013年還需要平均65天才能收到網購商品的巴西,網上消費每年增長六七倍。搶到今年阿裏雙十一海外折扣第一單的買家也來自巴西——儘管折扣開啟時,當地仍在後半夜。

  傳統的外貿格局下,一件商品往往要經過貿易商、進出口商、批發商、零售商層層加價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而網際網路填平了這條鴻溝,讓消費者可以直達生産廠商,省去中間環節,拉平商品價格,進而激發了需求。

  這對於海外商品開拓中國市場同樣意義重大。從源源不斷的奶粉代購開始,各大電商敏銳地察覺到中國的海外購物需求。通過生産、銷售、物流等各個環節的佈局,一包在美國售價150元人民幣的堅果,以海外直購模式送到消費者手中,價格比傳統海淘降低三分之一,以往需要分段轉運的物流也由電商負責解決。

  新經濟模式之下的機遇正在改變全球貿易模式和格局。美國第二大零售商Costco在十月份剛剛進駐天貓國際,從電子商務領域開始中國業務。初試牛刀的結果是,上述這款堅果在雙十一促銷中賣出了8萬桶共計90噸,搬空了Costco在台灣的倉庫。每桶堅果高18釐米,堆起來相當於32個帝國大廈的高度。

  電商平臺的創新能力也得到了中國政府職能部門的支援配合。從郵政到海關、商檢、商務、工商包括金融機構均為這場網購盛事護航,獲得網友點讚。今年首次把中國雙十一網購節做到全球舞臺,海關與電商平臺通力合作解決了電子化通關的核心難題。

  “毋庸置疑,中國電商正在引領全球商業革命。”中國資訊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傑指出,全球消費者對“雙十一”購物狂歡的熱情參與,正式對中國電商真誠而樸素的認可。

  不過他指出,未來真正要讓中國電商成為國際平臺,還應進一步克服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等,在消費習慣、商業規則上接軌國際。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呂廷傑冀望未來中國能涌現出更多從事內容交易、服務交易的電商平臺,“不僅僅是實體交易”。

  而世界對中國,也將持續保有樂觀期待。“這種網購狂歡會改變全世界的消費。”雙十一網購節11日零點開閘前,在阿里巴巴杭州總部的數據大廳裏,一位滿面通紅的外國媒體人激動地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