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淘寶天貓註冊農村網店超160萬 雙十一戰火改變農民生活

  • 發佈時間:2014-11-13 17:32: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北京11月13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莊勝春 浙江臺記者吳峰平)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雙十一”已經過去兩天了,今天上班的時候你是不是發現同事們快遞特別多?而且一邊喊著要剁手,一邊對各種雙十一戰利品充滿期待。以前雙十一就是個大夥兒開玩笑的光棍兒節,後來,這一天成了網購達人的血拼日;如今對於中國經濟,雙十一,成了拉動內需的重要一天……但是這一天,有一個群體,或者説是一片廣袤的市場不應該被我們忽視,那就是農民和農村經濟。

  今天,中國之聲特別策劃:《雙十一,誰的戰場?》的最後一篇,就為您關注農村裏的電商故事。雙十一也正在改變著農民們的生活,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僅在淘寶、天貓平臺上註冊在農村網店數就超過了160萬個,您在網上購買的鮮活農産品——什麼蔬菜啊,水果啊之類的,好多都出自這些農村網店。下面,我們就跟著中央臺記者張國亮、莊勝春、浙江臺記者吳峰平,到浙江遂昌縣聽一位農民電商的故事。

  正在忙著給打包裹、裝貨的男子名叫葉松旺,44歲,浙江遂昌縣柘岱口鄉農民。今年雙11,他的淘寶小店裏賣出了十幾單土特産,雖然量不多,但1000多塊的銷售額對於一個農民來説是一個相當讓人喜悅的成績。

  葉松旺:吊瓜子、赤豆、白蕓豆,荷包豆、花生。最主要我們柘岱口這裡土豬肉很正宗的,像蘇州有個人一次就買了五十斤。

  葉松旺打過工、種過田、養過豬狗,雖然是偏遠山村裏土農民,卻一直不甘寂寞。2011年他在小溪裏撿到一塊很特別的石頭,心想賣給誰呢?或許網上可以試試,於是葉松旺自己摸索著開起淘寶店:

  葉松旺:結果這個石頭放上去放了半年,沒人來看過。

  後來葉松旺嘗試著把山裏的農産品放上去,竟然有人來買了。興奮的葉松旺邊學邊做,在遂昌縣網店協會的多次輔導下,他的土特産訂單開始多起來,自己家種的不夠賣,他就開始收購鄉里鄉親們的土貨。在所有山貨中,葉松旺的吊瓜子銷量排名浙江麗水地區第一。網店讓家鄉農民的土貨賣出了好價錢。

  葉松旺:過去一般來收購的話,他們一般來説十來塊錢,後來我做這個以後,將這個吊瓜子的價錢規定在最低13塊錢一斤。

  農村裏開網店,物流快遞是最大的問題。柘岱口鄉離縣城有100多公里,葉松旺利用鄉里裏每天往返縣城拉貨的小麵包搭順風車,雖然速度比較慢,但也解決了發貨問題:

  葉松旺:每天早上搭車搭出來,早上一般六七點鐘會出來,晚上回去。他也是要賺錢的,搭順豐車每次要給他費用的。

  前不久,葉松旺被遂昌網點協會確定為農村電商服務趕街的一個站點,鄉里鄉親都來找他幫忙,在網上買東西。今年雙十一,他幫鄉親們在網上買了一萬多塊錢的衣服、鞋子。LED照明燈等生活用品。

  葉松旺:他們農民要來買東西我要幫他們一下,我要給他們淘這些。

  對於農村的認識,少不了紅磚墻上的大白標語,比如“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建設新農村倡導新生活”等等。現在,在我國的一些縣鄉,刷在墻上的標語都跟電商下鄉有關了,比如: “要想生活好趕緊上淘寶”、“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等等,顯然,農村市場已經被電商視為新的藍海。與此同時,農村電商的發展自然又面臨人才缺失、基礎設施不足等諸多瓶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政府、行業協會、到企業、農民自己都在發力,想了很多招兒。再去認識一個幾年前從大城市上海辭職回鄉創業的新一代“農民”。

  潘東明,浙江遂昌網店協會負責人,幾年前,從上海辭職回鄉創業,決定投身農村電商,培訓農民網路技能,網店四處開花,一年下來店開了不少,但基本算是失敗告終:

  潘東明:當我們做到年底,網店數確實不斷飆升,我們原先只有三四百家網店,一年上升了上千家網店的時候,看他們的運營品質,我們其實是比較有挫敗感的,新網店幾乎不能生存,開網店的人,都産生了困惑。

  創業的熱情冷卻下來之後,潘東明在思考,農村的市場潛力巨大這點確切無疑,可是怎麼樣才能成功。首先,如何把農民手裏的貨物賣出去?讓農民自己開店不現實,低小散模式也難以讓買家信任,最關鍵是農産品如何保證安全和新鮮?潘東明想到了另一條道路:

  潘東明:不讓農民直接去售賣,而是讓農民回到他所擅長的種植,養殖,但是你必須要種植養殖出符合網際網路行銷標準的産品,不然我不收購,然後我們機構負責把他們的産品商品化,通過我們公共服務平臺,與市場對接。

  接下來的問題,如何讓農民像城裏人一樣從網上買到價廉物美的商品,讓廣大農村百姓可以享受網際網路購物的樂趣和便利,於是,以村為單位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趕街”開始在遂昌的大小村落布點。目前,趕街站點已經推廣到浙江省14個縣,到明年將會在全國建設10000個村級網點。

  潘東明:在每一個村裏,我設有趕街網點,為趕街開發了一個強大的系統,把合作夥伴淘寶、京東引入,針對農村好貨源,整合到趕街網上,為農村提供首先是代購的服務。前段時間我們村民通過網上買了一個電警棍,我當時聽了就很奇怪,他説他是養豬的,拿電警棍趕豬,他説非常靈。

  買電警棍趕豬,聽上去是挺好笑的。雖然這個不是通過“趕街”,而是農民自己買的,但也必須要説,像電棍、警棍,都是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銷售購買必須持有公安機關或相關單位出具的證明。從這兒也看得出來,雖然潛力巨大,但電子商務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更大的範圍,不僅有待於進一步的扶持,也有待於進一步的規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