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類探測器成功著陸彗星

  • 發佈時間:2014-11-13 04:31:1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常麗君)北京時間11月13日00:03,歐洲空間局(ESA)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攜帶的“菲萊”著陸器傳來了令人驚喜的消息,它在目標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上成功著陸了!在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上寫下新的一頁。

  歐空局表示,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成功在彗星上著陸。“我們是第一個做到的,這一成就將永遠定格。”歐空局局長吉恩·雅克·多戴恩説。

  在“菲萊”觸到彗星冰面後,歐空局稱他們接到了著陸信號。飛行指揮官安德烈婭·阿康梅佐説:“我們明確證實了著陸器已在彗星表面上。”進一步核實還要弄清著陸器的狀況。在超速飛行的彗星上著陸,標誌著“羅塞塔”10年任務的高潮。

  在進行最後檢查時,他們發現“菲萊”頭上的防止觸地反彈的推進器出了故障,無法被激活。“著陸器頭上的冷氣推進器無法工作了,我們在觸地時要完全依靠‘魚叉’,”德國航空中心(DLR)“菲萊”負責人斯戴芬·烏拉邁克説,“希望它幸運不要降落到石頭或陡坡上。”

  北京時間17:03,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的歐空局飛行控制中心(ESOC)確認了“菲萊”與母船分離,由於彗星距地球5億公里之遙,無線電信號需要28分20秒才能傳到地球,所以真正的分離時間是16:35。分離後2小時後,“菲萊”通過“羅塞塔”傳回了它拍攝的第一幅照片:“羅塞塔”的一個14米長的太陽能陣列。

  “菲萊”一邊降落,一邊和彗星一道朝向太陽飛去。整個降落過程約7小時。在下降過程中,科學家只能耐心等著。“著陸是最關鍵的時刻。”烏拉邁克説,“菲萊”將以3.5公里時速降落,發射兩個“魚叉”進入彗星表面,工程師希望它們能提供足夠的固定力量。三隻腳下面都有冰鑽,鑽進彗星防止它反彈到空中。基於風險最小化原則,“菲萊”在一個名為Agilkia的位置著陸。

  在整個任務中,“菲萊”傳輸的數據約佔1/5。歐空局説,即使著陸不成功,任務也不算失敗,因為“羅塞塔”獨自也能完成任務的80%。

  “每個人的神經,每個人都很緊張,但我們知道冒這個風險是值得的,回報是巨大的,”歐空局高級科學顧問馬克·麥克高格林説,“不冒險你不會得到任何東西,探索就是挑戰極限。”

  “我們知道,這是一次風險交易,但潛在的收益是巨大的。”負責“菲萊”科學操作的吉恩-皮埃爾·比布林説。“菲萊”沒有推進器,只能靠“羅塞塔”以極精確的速度在恰當的軌道位置上把它推出來。降落過程中的任何錯誤都會被放大,它有可能錯過著陸點,在附近不可測的危險中撞毀。

  這一任務將在2015年結束。歐空局“羅塞塔”任務管理人弗雷德·詹森説,任務結束後,主軌道器還將繼續繞彗星飛行,直到2016年底。那時它離太陽太遠,無法産生足夠的能量繼續飛行。詹森説,歐空局正在考慮在任務終結時,把“羅塞塔”“停”在彗星上,讓它和“菲萊”重聚。

  歐空局官方稱,“菲萊”上裝備了10件科學儀器,就像一個機器人實驗室。整個項目耗資13億歐元,1993年獲得批准。於是“羅塞塔”帶著“菲萊”2004年發射升空,歷經10年旅行64億公里,在今年8月成功進入彗星軌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