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村普惠金融的成都樣本

  • 發佈時間:2014-11-12 21:29:4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寒松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産品。”這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戰略部署,而在成都金融改革大格局中,成都農商銀行堅持服務“三農”戰略不變、目標不動搖,把發展普惠性農村金融服務擺在突出位置,努力使金融服務惠及廣大農村地區,讓農民享有更高層次的現代金融服務,增強農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實用性與便利性,走出了一條服務“三農”發展的新路,並在服務“三農”中不斷發展壯大。

  生於農村,服務農村。

  從1952年到2014年,歲月的腳步邁過了62個年頭。

  62年,是一份感情,傾注了真心真情,目睹了農村的深刻變革和嶄新面貌。

  62年,是一段距離,經歷過無數困惑,也見證了自身成長與變遷後的輝煌。

  62年,在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的支援下,成都農商銀行圍繞農村普惠金融,打出一套“組合拳”——完善支農體制機制、創新支農産品、延伸服務網路、改善金融環境……從根本上破解農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實用性與便利性等困難,為農村金融建立“貼身暖心”的政策支援體系和長效激勵機制,初步構建了普惠性金融與商業化運作相結合的“三農”服務體系,並在服務“三農”中不斷發展壯大。

  截至2014年6月末,成都農商銀行資産規模達4244億元,各項存款餘額達336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420億元,涉農貸款餘額1018億元,涉農貸款佔比71.65%,全行直接服務農戶超過180萬戶,覆蓋農業生産、流通、加工等各産業環節。

  今天,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成都農商銀行以“中國夢農商情”的全新形象站在本屆西博會舞臺上,與來自76個國家和地區、8956家企業同臺亮相,接受8萬餘名嘉賓的檢驗。

  這,僅僅是開始。

  堅持服務“三農”戰略定位

  1952年,成都市第一家農信社誕生,開啟了成都農村金融服務先河。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成都農信社規模不斷壯大,機構逐漸增多,社會影響力日益增強。儘管如此,成都農信社和全國農信社一樣,經歷了諸多坎坷,管理體制、發展策略、機構設置等經過無數次更疊,但無論在哪個歷史時期,哪種歷史條件下,成都農信社支援“三農”發展的戰略從未變化,始終肩負著支農主力軍的重任,在調節農村經濟、支援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等方面作用越來越大。

  1996年11月,成都市各農信社開始獨立經營並重新進行了“合作制”規範,回歸到真正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彼時的成都農信社,已經在該市240個鄉鎮中的234個鄉鎮設立了645個營業網點,成為該市機構網點最多、與農戶業務往來最密切的農村金融機構。此後,成都農信社進行了多次改革,進一步明確了市場地位,內部管理也逐漸明晰。

  2000年6月,成都農信社以合作制的形態第一次出現在成都農村金融改革史上。在隨後不到十年時間內,突破以縣級聯社為基礎統一法人的建制,轉變成全國首家以市級聯社統一法人的地市級股份制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9年12月31日,四川最大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成都農商銀行註冊成立,次年1月15日,成都農商銀行正式掛牌開業,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後,明確提出“轉制不轉向”,繼續以支援、服務“三農”為宗旨。

  2011年底,成都農商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註冊資本金增至100億元,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戰略路徑進一步清晰,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新一屆董事會牢記使命,將“支農宗旨”提升為“三農發展戰略”,並分步漸進實施;2013年,成都商業銀行將“三農”業務列為三大重點發展業務之一;2014年,全行進一步鞏固“三農”核心優勢地位,把服務“三農”擺在首位,不斷強化對“三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並以此為核心加快實施戰略轉型。

  圍繞全行確定“三農發展戰略”,成都農商銀行從組織架構、人員隊伍、産品服務等方面逐步建立起了支撐三農戰略實施的框架體系,在董事會下設“三農業務發展委員會”,負責制定三農業務全年和長期發展規劃,協調解決業務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在總行層面,成立“三農個金部”,負責推進實施全行三農業務工作,2013年又專門成立了“現代農業事業部”,負責重大涉農項目的金融對接與支援;在支行層面設立了“三農個金部”,負責三農業務落地生根。

  肩負責任與使命的成都農商銀行,把“三農”金融服務工作放在改革發展的首要位置,充分發揮覆蓋城鄉的網路優勢、規模龐大的資金優勢和60餘年服務“三農”的品牌優勢,深入研究服務“三農”的有效途徑,不斷優化農村金融環境,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截至2014年6月末,成都農商銀行涉農貸款餘額1018億元,涉農貸款佔比71.65%。

  60多年來,紮根農村,服務農民,一部成都農商銀行發展史,就是一部服務“三農”史。只有努力做好“三農”金融服務,才能為成都農商銀行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破解農村融資服務瓶頸

  農村金融是世界性難題,突出的重點和難點就是如何使農村金融服務變得可得、實用而又便利。與城市相比,農村信貸具有額度少、成本高、難度大、效益低、缺乏傳統意義上的抵押物等特點。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成都農商銀行從創新支農服務産品、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水準、支援農村産權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嘗試。

  成立伊始,成都農商銀行就致力於以小額貸款逐步彌補農村金融服務不足的現狀,並利用遍佈城鄉的服務網路,在産品設計、人員培訓、系統建設、風險控制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針對農村地區經濟特點和金融需求現狀,先後推出了特色鄉鎮住房(商鋪)擔保貸款、農村新居工程貸款、惠農時貸等多種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産品,滿足農戶日常融資需求。

  新形勢下,“三農”領域已發生深刻變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農村資訊化都提出了新的金融需求,如何在“強農、富農、惠農”的路上做出新的探索,考驗著成都農商銀行服務“三農”的能力與實力。

  在成都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基礎上,成都農商銀行巧妙運用農村産權制度改革成果,先後推出了農村房屋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質)押貸款,讓農村生産要素自由流動,變“資源”為“資本”,參與生産,既盤活了農民手中的資源,又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成都農商銀行推出的農村産權抵押貸款,幫助大量農戶在汶川地震災後重建中獲得資金重建家園,加快了成都災後重建進程和新農村建設步伐。“通過農村土地確權,農戶的權利明確之後,為授信提供了依據;通過綜合評估,貸款的發放也有了充分保障。”成都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與此同時,各級政府也為成都農商銀行的創新提供了諸多條件,成都市相繼建立了農村産權風險基金和農産品保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為金融機構信貸發放降低了市場風險與價格風險。成都農商銀行的這些探索,緩解了農村生産經營者面臨的資金困境,加快了農村生産方式快速轉型。截至2014年6月末,成都農商銀行發放農村産權抵押貸款共計36.15億元。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是成都農商銀行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支農信貸産品,對解決農戶缺乏有效擔保物導致“融資難”問題有巨大促進作用。該産品設計初期,農戶可獲得貸款金額從幾千元到3萬元不等,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增加,生産規模擴大,農民的信貸資金需求也在提升,成都農商銀行適時提高了信用額度,平均提升至5萬元,在雙流等經濟發展較快的區域最高提升至10萬元。截至到2014年6月末,該産品累計支援農戶超過30萬戶。

  圍繞成都市三大主導産業和七大特色産業,該行創新推出了“惠農時貸”系列産品,共有10種類型20個産品,覆蓋生豬養殖、家禽養殖、水産養殖、蔬菜種植、獼猴桃種植、花木種植、水果種植、茶葉種植、食用菌種植、中藥材種植十大農業産業,最高授信額度100萬元,最長期限5年,申貸資料簡潔明瞭,在一定額度內無需擔保。截止2014年6月末,“惠農時貸”貸款餘額1.03億元,共計1455筆。

  今年以來,成都農商銀行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為專業合作社開發針對性的貸款業務,為農村職業經理人設計特色産品,創新推出“金鏈條”、“專合貸”、“農騰卡”等專項信貸産品,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和經營主體的培育。截至2014年6月末,全行支援專業大戶、專合社、家庭農場46個,貸款餘額2.05億元,支援各級農業龍頭企業71家,貸款餘額共計12億元。“成都農商銀行給我們的支援不僅僅在於資金,更在於給了我們擺脫貧困的信心。”邛崍市油榨鄉馬岩村村民吳國亮對成都農商銀行推出的涉農信貸産品讚不絕口。

  通過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成都農商銀行不斷豐富融資業務種類,優化融資業務模式,形成了多維度、廣覆蓋的産品體系,有效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夯實農村金融服務基礎

  初秋的蒲江長秋山像一幅美麗的油畫,長秋鄉就位於蜿蜒的長秋山山脈深處,距蒲江縣城21公里。以前,這裡的村民要是去銀行辦點事,翻山越嶺到最近的銀行網點也有十余公里的路程。現如今,長秋鄉的村民不用來回折騰,就可以在家門口小賣部的助農POS機直接取錢,在這些助農POS機上每取一筆錢,村民們只需支付1元手續費,而這些自助設備安裝的成本,每台在1000元左右,而日常的管理、維護、送現等成本則更高。

  打造良好的農村支付結算環境,是做好農村金融服務的基礎。2011年以來,成都農商銀行通過優化網點佈局,著力解決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難題,集中解決了大邑霧山鄉、邛崍孔明鄉、蒲江光明鄉等鄉鎮金融服務空白現狀,成為成都唯一一家營業網點覆蓋所有鄉鎮的商業銀行。在此基礎上,結合農村新居工程建設,該行不斷延伸服務半徑,先後在農村地區布放ATM&CRS機729台、助農POS2505台,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而這只是成都農商銀行構建城鄉一體的金融服務體系的一個縮影。

  從去年開始,成都農商銀行開始在農村地區大力宣傳、推廣移動銀行、電話銀行、微信銀行等現代金融服務工具,進一步提高農戶辦理金融服務的便捷度。傳統服務工具與現代金融服務工具相結合,成都農商銀行逐步形成了涵蓋信貸、結算、繳費、理財等多元化的農村綜合金融服務體系。

  從2005年起,成都農商銀行先後投入兩千多萬元,搭建了城鄉金融服務平臺,經過數次升級完善,不斷豐富該平臺服務功能,實現與國土、社保等多個市級部門資訊系統聯網。通過該平臺,農戶可以直接辦理日常結算、領取糧補、耕保基金等財政補貼資金,還可以與城鎮居民一樣,在營業網點直接繳納養老保險和水電氣費等業務。成都農商銀行還開通了“民工匯”、“成渝櫃面通”和“省市櫃面通”等特色結算服務,解決了農民工外出務工回家攜帶現金不安全的問題,受到了廣大農戶歡迎。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居民金融服務需求逐步多元化,除存款、貸款、轉賬外,也開始有了理財增值的需求,2007年,成都農商銀行推出了面向農村居民的“天府穩健系列理財産品”。目前,在成都農商銀行營業網點,農戶除購買理財産品外,還可以購買保險産品、貴金屬、基金等産品。

  在廣大農村地區,當地村民對金融知識缺乏了解。成都農商銀行發揮網點優勢,深入村組和農戶家中,組織開展“支農服務月”、“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金融知識進萬家”活動,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宣傳、金融IC卡應用宣傳、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等,為廣大農戶營造了學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良好環境。

  為擴大服務半徑,除了繼續深挖成都金融潛力外,自2012年以來,成都農商銀行在達州、遂寧、資陽、廣安等地開設異地分行,同步在四川、雲南、河北等7省區發起設立39家村鎮銀行,擴大成都農商銀行服務“三農”、支援小微和縣域經濟的力度。

  通過創新産品種類和服務形式,不斷加深拓展城市與農村之間、行業之間、地域之間的支付結算渠道,成都農商銀行建立起“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切實改善了成都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山區的金融服務狀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