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入市滬港通,切勿一窩蜂

  • 發佈時間:2014-11-12 04:31:46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財經評論

  龔名揚

  在本週一的早上,當很多人剛剛吃完早餐,正搭乘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在往單位和公司趕的時候,手機上突然收到了即時的新聞推送: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10日早間聯合公告,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將於11月17日開始。

  這意味著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籌劃多時的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終於拉開帷幕,這使得不少投資者備受鼓舞,異常振奮。其中的一個體現,就是A股市場的爆發:受滬港通即將實施利好消息刺激,11月10日當天上證指數高開後迅速爬升,午後大盤漲幅進一步擴大。截至終盤,上證指數以全天以次高點2473.67點報收,大漲2.3%,這一收盤指數也刷新了近三年來的最高紀錄。

  業界普遍認為,滬港通的開啟有利於加強兩地資本市場的聯繫,推動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同時也有助於提高上海及香港兩地市場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有利於改善上海市場的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對於香港來説,滬港通可以讓其發展成為內地投資者重要的境外投資市場,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而對於兩地的投資者和機構而言,滬港通的開閘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意味著內地的投資者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投資香港股市了,而香港的投資者也可以因此投資內地的滬市,這對於兩地的投資者來説都多了一個可以選擇的投資渠道。

  東莞素有藏富於民的傳統,素有“金融綠洲”之稱。根據人行東莞中心支行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東莞市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9287.3億元,同比增長12.36%,比年初增加412.4億元,增長4.65%。東莞存款餘額從8000億元突破到9000億元,用時1年零3個月。

  存款餘額增加説明居民的收入在不斷增加,帶動存款自然增長。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也是東莞金融機構效率不高,存款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在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出路時,市民的資金就會存向銀行。

  東莞人的投資方式還是相對單一的,因此,滬港通的開閘交易,自然能夠為那些家中有著一定資産的東莞市民增加新的投資選擇。與此同時,東莞的券商們早已準備多時,後臺系統已經與滬港通對接,而且已經積累了一些客戶資源。

  然而,還是要説一句人們每天聽的老話: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雖然都是投資股票,50萬元的準入門檻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説也不算什麼,機遇與風險並存,但由於香港與內地的交易機制存在諸多不同,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和清醒的認識的話,那麼風險的系數只會陡增。打一個可能不太合適的比喻,港股跌起來的話要比中國大媽們買的黃金還要狠。

  與內地的A股市場不同,港股並沒有漲跌停板制度,內地投資者可能會經歷某一港股一天之內跌100%,也可以漲300%的行情。又如,內地A股市場實行T+1交易制度,即當天購買的股票不能當天賣出而需要第二天才能售出,而香港則採取T+0交易制度,股民當天購買的股票當天就可以出售。

  滬港通涉及兩地投資者的雙向投資,由於滬港兩地的股市交易制度不同,加上存在著匯率波動和利率等差異,內地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並且有效管理相關差異,才能在滬港通的交易機制下有所獲益。

  港股看起來很美,但作為投資者還是要理性看待,搞清差異、研究市場規律,做到胸有成竹,而不要一窩蜂地把錢往裏面砸。畢竟,投資與投機,結果會很不一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