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林業高層次人才培養新機制

  • 發佈時間:2014-11-11 23:29:30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林業高層次人才培養機制如何更好地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宋維明教授在接受《中國綠色時報》記者採訪時強調:“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為林業高校加快內涵發展和品質提升步伐提供了新的戰略窗口期。要準確把握高等林業教育的現階段特徵,遵循教育規律,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協同推進綜合改革。”

  高等林業教育發展呈現新特徵

  宋維明告訴記者,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高等林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培養了畢業生65萬多人,辦學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呈現出諸多新特徵。

  新特徵之一:從“增量發展期”步入“存量結構的戰略調整期”,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職教育銜接有待加強。

  宋維明説,高等林業教育從增量發展進入存量結構調整的新階段,普通本科教育規模相對穩定,職業教育發展迅猛。林科研究生教育正經歷從單一的學術型研究生培養向學術型、專業型研究生培養並重的階段邁進。

  他列舉的最新數據是,2013-2014年,開展林科研究生教育的學校和科研院所157個,林科研究生教育規模1.95萬人;開展本專科和高職林科教育的普通高校242所、高職院校119所,林業學科專業的本科教育、高職教育在校生分別達到5.65萬人、5.2萬人,林科專業本科教育、高職教育在校生比例接近1:1。

  他指出,國家作出了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戰略部署,提出要系統構建從中職、高職、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到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人才成長“立交橋”。林業本科教育、林業高職教育出現了交匯融合發展的新契機。林業本科院校要主動適應改革需求,拓展産教融合為政産學研用結合,加快與高職院校的深度合作,以實施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為契機,超前謀劃從林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畢業生中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的新舉措。

  新特徵之二:林業高校發展差異分化趨勢明顯。需要正確處理強化辦學特色與發展多科性的關係。

  宋維明説,由於歷史積澱、所在區域和辦學綜合實力不一,我國林業高校中既有211大學,也有省屬重點大學,還有一批經過院校重組建設的新辦本科院校及大批高職院校,辦學層次豐富。近年來,順應國家和行業發展需求,各林業高校立足校情確立了新的發展目標,既有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也有應用型大學,這反映出高等林業教育體系正經歷多層次、多類型、多樣化發展的轉變。

  當前,高等教育正由“稀缺資源”向“選擇資源”的競爭時代邁進。宋維明説,由於辦學資源有限,強化辦學特色與發展多科性仍是每所林業高校發展面臨的雙重壓力。人才培養特色、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等,都面臨著來自綜合性大學的挑戰。林業高校總體生源品質雖保持穩定,但突出拔尖的生源明顯減少,就業品質不穩定,這就需要適應林業發展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展的新形勢,正確處理好林學學科與非林學科的關係、服務行業與服務區域的關係,堅持有選擇性地發展,構建與本校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相匹配的學科專業體系和人才培養結構,聚焦重點和優勢。

  新特徵之三:林業高校人才培養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增強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迫在眉睫。

  宋維明認為,當前,與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建設的需求相比,林業高校辦學存在著人才培養品質不高、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據統計,全國高校開設的農林類專業有27種,專業布點824個,在校本科生達24.4萬人,但適應農林行業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複合人才培養能力不足,能夠下得去、幹得好、留得住的應用型農林人才相對短缺。林業本科院校對拔尖創新人才、應用實踐型人才的分類培養不夠,特別是適應林業行業需要的多規格、多樣化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不足。由於育人、選人、用人政策體制不配套、機制不活,林業基層崗位對畢業生吸引力不足,畢業生到林業基層崗位難,在基層崗位穩定發展更難,導致涉林畢業生就業難的結構性矛盾突出。

  林業高校人才培養重在創新

  宋維明説,深化綜合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經濟轉型升級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高層次人才和高水準科研的支撐,是今後相當長時期內高等林業教育最重要的戰略任務。要圍繞增強為生態文明、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輸送人才和服務能力,加快院校之間的協同互動,通過系統的改革,提高人才培養品質。

  他強調,要積極推進以學生為本、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是系統工程,從選拔錄取到培養過程再到品質評價都需要改革,特別要將改革納入社會需求坐標係中。

  他指出,目前的人才培養過分強調遵循學術本位,面向實踐應用的培養不足,是林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隨著生態文明的提出,林業發展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展,需要林業高校加快建設適應林業産業升級的專業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滿足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發展對各層次人才的需求。同時,如何提前應對高考招生改革、制度改革可能對生源帶來的衝擊,適應學生快速變化的特點,變標準化為個性化,提供多樣化、發展性的學習,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體現以人為本,都需要抓緊系統謀劃。

  他十分強調林業人才培養的國際化。他説,要將學校的人才培養改革放到國際競爭的層面進行探索和研究,主動學習先進經驗,主動參與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美國的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官産學研體系、德國的雙元制模式等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此外,歐盟倡導大學建立社會合作夥伴關係,重視工作本位學習;丹麥生産力委員會提出對高等教育體系進行系統改革,以使學歷教育與行業創新實現更加緊密的銜接,我們要汲取其先進理念。目前,全國有21所農林類院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與外方合作舉辦高等學歷教育項目58個。北林大發起成立了亞太地區林業校院長協調機制辦公室,推動區域性教育交流合作。要充分利用國外優質教育科技創新資源,深化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的合作機制,在全球開放合作中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推進我國林業高等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在他看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林業專業人才培養標準,拓展基層林業人才定向培養改革試點。他認為,要將人才培養標準的建立與林業行業就業準入制度的建設統籌起來,充分汲取發達國家林務官制度的經驗,在林業行業關鍵就業崗位設立準入制度,使專業教育與崗位需求、職業標準無縫對接。

  近年來,江西、浙江等省林業部門為解決基層林業部門人才結構不合理、基層年齡老化嚴重等問題,協同人事部門推動了基層林業人才定向培養工作。如江西省就依託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從2014至2019年定向培養1000名左右林業發展急需的林業技術和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的人才,補充基層林業部門。但從全國層面來看,基層林業人才定向培養的規模仍然有限,本科層面的定向培養尚未展開,定向培養的保障機制有待健全,需要國家林業局、教育部會同國家人事部門對改革試點給予政策扶持。北林大等高校曾提出“林業基層場站大學生計劃”,希望國家部門給予重視,儘快推動試點。(記者 鐵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