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十一”電商狂歡 快遞業喜憂參半

  • 發佈時間:2014-11-11 15:2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成都11月11日電 (賀劭清)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電商狂歡日來臨。然而,頭頂“業務量全球第一”、“‘雙十一’快件總量破五億”等光環的中國快遞業卻喜憂參半。

  租賃倉庫存放快件,招聘臨時快遞員,鼓勵員工家屬參與收寄快遞,將員工擬分為三班24小時輪流作業……早在一個月前,位於四川成都錦江區的某快遞網點負責人陳濤便開啟了備戰模式,準備在“雙十一”背水一戰。

  成都市郵政管理局預測,今年“雙十一”成都快遞量將達到5600萬件,按目前成都市常住人口1417萬人計,平均每個人將有4個快遞。

  面對即將來臨的超負荷工作,該網點的快遞員趙凱直呼“壓力山大”。“我知道許多快遞員都在‘雙十一’前辭職了,我們管這叫‘錯峰辭職’。”趙凱告訴記者,平時100的派、收件量已經是他的極限,但若完不成“雙十一”的派、收件任務,趙凱不僅底薪堪憂,還會被倒扣工資。

  按照往年的情況,從11月11日淩晨下單開始,快遞業將在12日、13日迎來取件的最高峰,14日開始將進入持續一週的派件高峰。而買家收到快件後的“七天無理由退貨”也將為“雙十一”後期的快遞業帶來不小的業務量。

  “前期投入大,用工成本高,‘雙十一’任務繁重,快件丟失還要賠付。”陳濤坦言去年“雙十一”他也和其他的網點負責人一樣備人、備車、備場地,但不僅沒賺到錢,還因為沒有在規定時間內送完快件被總公司罰款2萬元。

  當線上電商“雙十一”風光無限之際,線下的快遞企業大多如陳濤一般在“微利化”的泥潭中焦頭爛額。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無奈地感嘆:“電商一天的進賬,可能抵得上我們快遞做一年!”

  據了解,中通、圓通、韻達等國內主要快遞企業裏電商快件的比重均超過70%。近年來,快遞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電商的支撐,但對電商的過度依賴也使得快遞企業在産業鏈中趨於弱勢而泥潭難脫。

  與此同時,“量小利大”的國際快遞市場卻幾乎被四大外資快遞巨頭“獨佔”。中國快遞企業除了順豐速運開通美國、日本等少數海外服務外,其他快遞企業均未能以自有品牌、自營方式走出國門。

  “快遞業應當在國內市場健康發展後,再考慮‘走出去’的問題。”雲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羅美娟指出,低價的競爭只會帶來惡性迴圈,國內市場廣闊,快遞業的下一步思考不應當局限于將“蛋糕”做大,而是將“蛋糕”做漂亮。(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