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山銀花有望“起死回生”

  • 發佈時間:2014-11-11 11:05: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食藥監局近日正式復函湖南省藥監局表示,各生産企業將處方中金銀花明確為山銀花的,應將金銀花變更為山銀花投料生産,並按要求進行備案説明。這也表明,從今年8月開始,由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群發起的一場南北金銀花之爭取得新突破,山銀花獲得作為藥品和飲料原材料備案的資格。

  即便如此,陸群昨日還是向本報記者表示,食藥監局此舉是重大糾錯措施,給了山銀花一個出路,但還不能説是徹底為“山銀花”正名,因為“山銀花”本來就是金銀花。而業內人士昨日則表示,此舉將對全國金銀花市場格局産生重大影響。北方金銀花佔據市場80%份額的局面有望被打破,山銀花有望“起死回生”。

  今年8月,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群的一組“為南方金銀花正名”的微網志引起軒然大波。陸群指出,國家藥典委將金銀花分為金銀花和山銀花是混淆視聽,是被北方的金銀花生産大戶所“綁架”。受此影響,整個南方金銀花市場遭遇毀滅性打擊。

  食藥監局:

  山銀花可作藥材原料備案

  近日,國家食藥監局在復函湖南省食藥監局《關於重新明確〈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分列品種“葛根、黃柏、金銀花”有關問題的請示》中,根據《中國藥典》對葛根、黃柏、金銀花的分列管理規定,凡處方中藥味名稱符合變更要求而未及時變更的中成藥品種,相關生産企業可按照國家藥品標準修訂程式和要求,向國家藥典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批准後進行變更。

  上述復函明確指出,對原劑型已將處方中金銀花明確為山銀花,但相關改劑型未及時變更的中成藥品種,為避免産生新的“同名異方”問題,企業應直接將處方中金銀花變更為山銀花投料生産,並按要求到當地省級藥監部門備案説明書及標簽。涉及藥品標準中鑒別、檢查、含量測定等項目內容變化的,應按照修訂國家藥品標準或藥品註冊標準的程式提出相應申請。這表明,山銀花在是否能夠作為藥材原料的身份上獲得認可。涉及復函的包括金陵藥業白雲山等29家藥企的15個改劑型品種。

  利好:

  山銀花終於有了出路

  對於國家食藥監局此次轉變,陸群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食藥監局此舉是為自己找一個臺階下,相當於間接承認之前國家藥典委要求山銀花不能作為藥企生産原料是不妥的。2006年,食藥監局曾出臺文件規定:對於被藥典新更名的中藥材,對照原來市場使用情況,“允許相關的中醫藥處方,依照新名字做相應的改變”。依照這一文件精神,原來使用山銀花的藥企,仍舊允許使用山銀花。由於當時距離國家食藥監局要求備案的截止日期時間很短,在現實中,藥企想要恢復使用山銀花,仍受到多方阻礙。

  不過,復函較過去是一大進步,對南方的“山銀花”來説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起碼現在可以把“山銀花”用作處方備案 ,為南方金銀花種植戶提供了一個出路。這相當於間接承認,山銀花在藥效上是和金銀花等同的。“以前是死路一條,説南方金銀花不是金銀花,不能作為原料備案。”

  陸群:

  “山銀花”本來就是金銀花

  陸群昨日表示,金銀花從育苗到成花有個過程,到藥典頒布時,已經豐産了,所以,農民源源不斷種植,與修改藥典沒關係。改藥典後,食品、飲料不能用山銀花,藥品只有極少數能用山銀花。

  到2010年達到頂峰,南方金銀花産量達到了全國的70%,年産量起碼在1.5噸以上,可能達到1.8萬噸。而湖南隆回縣就有1.1萬噸,佔到全國産量的將近一半。因為山銀花價格只能賣到每公斤十多元,而成本則每公斤20多元。沒有效益老百姓就沒有積極性,大量的山銀花爛在地裏。光隆回原來的種植面積就達到60萬畝,但現在很多都挖掉了,這也帶來了生態災難。這幾年,南方金銀花可以説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損失幾十上百億元。

  據陸群調查,金銀花的市場需求量該是2至2.4萬噸,這是剛性需求。而被國家認可的金銀花年産量只有6000噸,有1.8萬噸左右的缺口。如何補上呢?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南方金銀花假冒北方的金銀花銷售。二是藥販子低價收購南方金銀花,再以北方金銀花價格高價賣出。“這麼多金銀花,不可能當豬飼料,肯定流入市場了。這也表明,南北金銀花在藥性上是沒大差別的。根本沒有必要區分金銀花和山銀花。”

  陸群昨日表示,雖然國家食藥監局這次採取了重大糾錯措施,但還不能説是徹底為“山銀花”正名,因為所謂“山銀花”本來就是金銀花,它是金銀花的一個品種。南方金銀花更名為山銀花是無稽之談。因為花名雖有別,但藥典收載的性味與歸經、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完全一致。“除了名字差別,功效幾乎一樣,為何改名?毫無道理。”他表示,他將繼續為山銀花爭取合法身份呼籲,如果國家食藥監局不確定山銀花也是金銀花,他將繼續抨擊。

  産地:

  雙花之爭損失10億

  湖南省隆回縣原本是中國最大的金銀花産地。上世紀90年代初,隆回就開始大力發展金銀花種植,至今該縣共有近20萬花農,這裡也曾是全國最大的原生態金銀花種植區和集散中心。受金銀花改名的影響,這裡金銀花嚴重滯銷。

  該縣一位副縣長昨天表示,南北金銀花之爭導致隆回縣金銀花産業損失近10億元。經過媒體報道,業界對於山銀花和金銀花有無區別也有了認識,一些原本被迫使用北方金銀花作為藥材原料的企業也接受了南方金銀花,因為二者在藥效上並無不同。“很多金銀花爛在地裏,花農不願意去採摘,請個人摘花,一天工錢要200元,所以好多金銀花爛在田裏,金銀花樹差不多有一半被砍掉了。北方金銀花佔據了市場的80%以上。”他認為,食藥監局此次復函,給了山銀花一個名分,山銀花在隆回縣的種植面積有望恢復,也有望重新恢復其市場地位。

  雙花

  價差

  目前,南北金銀花價格仍是天壤之別。北方金銀花價格為150元/公斤,而山銀花價格只有40元/公斤,較改名之前下降了70%。而在改名之前,金銀花和山銀花之間價格頂多相差10%。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