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陜西治沙,每一抹綠色都有艱苦卓絕的故事

  • 發佈時間:2014-11-10 16:34:22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綠色時報11月10日報道(記者 李燕 通訊員 萬建軍)陜西省是我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也是阻止西北風沙東越南進的重要防線,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的99%集中在陜北榆林。

  榆林,因秦代名將蒙恬率30萬大軍“樹榆為塞”而得名。後歷代戰亂頻仍、墾荒不斷,導致水土流失和風蝕沙化嚴重。新中國成立前,榆林北部風沙區流沙已越過長城南侵50多公里……

  生活在風沙線上的榆林人堅持北治沙、南治土,前赴後繼植樹造林,尤其是1994年國家簽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以來,繼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的實施,國家又啟動了退耕還林(草)等重點工程,使榆林人世世代代征服沙漠的美夢成真,實現了“沙進人退”到“人進沙固”的歷史性轉變。

  這裡,每一抹綠色中都有艱苦卓絕的故事,每一行樹木背後都閃現著可歌可泣的精神。榆林頻出經驗和先進人物,為中國的防沙治沙樹立了一面旗幟。

  日前,陜西省林業廳副廳長王建陽在接受《中國綠色時報》記者採訪時説:“榆林市林業的發展史,完全可以説是一部人與風沙的抗爭史。進入新世紀,在弘揚艱苦奮鬥精神的同時,榆林結合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從規模化、科學化、效益化等方面著手,推動了現代林業的全面發展。”

  防沙治沙 綠染山川美駐沙漠

  “濯濯萬山無草木,蕭蕭千里少禽鴉”。曾幾何時,那是榆林留給世人的印象。如今,即使在榆林北部風沙區轉幾天,也不會發現大片純粹的沙漠,看到的幾乎全是綠色。

  回顧履約20年曆程,榆林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狀況呈現出面積減少、程度減輕、擴展趨勢逆轉三大喜人變化。

  在各大生態工程帶動下,植樹造林使榆林遍佈綠色,沙區生態面貌有極大改觀。近20年,榆林累計治理沙化土地1500多萬畝,植被蓋度達53.43%, 2013年,榆林城區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22天。沙區造林保存面積1868.9萬畝,森林覆蓋率30.7%,初步建立了以陜西內蒙古交界、長城沿線、白于山北麓、榆定公路、黃河沿岸等為骨架,總長達2000多公里的大型防風固沙林帶;沙漠腹地建起萬畝以上片林165塊,保護了近200萬畝農田。

  據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20年間,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分別縮減249萬畝和63萬畝;重度、極重度荒漠化面積比重由54.8%下降到9.9%,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比重由30.9%下降到11.1%。沙化土地面積由上個世紀末年均擴展3000畝轉變為現在年均縮減6.3萬畝。陜西風沙危害大為減輕,沙塵暴發生日數由2000年的24天到目前基本沒有發生。

  伴隨著森林資源的增加,榆林濕地面積也迅速增長,達到67.65萬畝。野生動物棲息地得到有效恢復,動植物種群與數量不斷豐富。目前,全市有國家Ⅰ、Ⅱ級保護野生動物37種,省級保護野生動物11種,生物多樣性指數顯著提高。

  “綠染山川、花滿古城、美駐沙漠”近在咫尺。

  多措並舉 深化治理保成效

  從“哪有風哪栽,要把風沙鎖起來”、“哪有空哪栽,再把窟窿補起來”、“適地適樹合理栽,又把三松引進來”到“喬灌混交立體栽,綠色屏障建起來”,再到“打造精品連片栽,增值增效富起來”。榆林針對五大沙化土地立地類型區,採取不同的治理措施,走出了不斷升級的科學治沙之路。他們採取人工、飛播、封育相結合,植治、水治、土治相結合,一改(改良土地)、三化(林網化、水利化、園林化)、八配套(田、渠、水、林、路、電、排、技)等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推廣樟子松“六位一體”等造林治沙實用技術,提高了治理水準,保證了治理成效。

  實踐證明,項目是推動工作的重要抓手。陜西省防沙治沙快速發展、生態面貌持續改善,得益於退耕還林(草)、三北防護林、水利水保、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項目的實施;20年來,陜西省著力整合地方財政和社會資金60多億元,實施了百萬畝樟子松基地、百萬畝長柄扁桃基地、百萬畝紅棗基地、千里綠色長廊等建設項目;“十二五”起,啟動了生態移民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項目的實施持續推動全省沙區生態建設上臺階。

  建立健全制度,創新治理體系,是陜西激發治理活力的法寶。陜西省不斷改革探索防沙治沙體制機制,從上個世紀“三定”和“誰投資、誰治理、誰受益”政策體制,到“五荒地”使用權拍賣和鼓勵多种經濟成分參與治沙機制,進入本世紀以來,支援非公有制林業和資金補助上的平等政策,積極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治沙的積極性,為沙化土地治理注入了活力。新時期的參與式決策、招標制施工、報賬制支付、合同制管理等治沙運作機制的推行,規範了工程建設管理、提升了品質。尤其是能源企業已成為新時期榆林治沙的重要力量,通過政府組織、林業規劃、企業投資形式,2010年以來,企業累計投資4億元,完成高標準針葉樹造林36萬畝。

  在防沙治沙中,陜西省初步形成了沙漠治理産業化、産業發展促治沙的治沙用沙之路,建立了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旅遊業、新能源等為主的沙産業體系。沙區已成為全國小雜糧生産樣板區、全國優質紅棗産區、中國新食品長柄扁桃油原料基地。2013年沙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8687元。

  植綠造林 留下的不只是樹木

  傾聽縈繞在大漠黃土上的綠色交響,你會發現植樹造林除了添綠還在榆林人心靈中播種下了生態文明的理念,崇尚生態、堅持造林的社會氛圍形成了巨大的力量。

  在榆林、在陜西,“為官先過林業關”,防沙治沙工作始終處於戰略位置,自上而下推行目標責任考核制,自下而上實行領導負責制,堅持“班子換、事不變,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持之以恒抓治沙。形成了領導真抓實幹,部門精誠合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共同創造了“人進沙退”的奇跡。

  依法治沙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這種法治精神,不僅表明瞭防沙治沙的決心,更是生態文明的弘揚。20年來,陜西先後出臺有關防沙治沙的法規和政策性文件20多個。省人大頒布了《陜西省實施<防沙治沙法>辦法》和《陜西省封山禁牧條例》,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實行封山禁牧的命令》、《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見》和《市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辦法》等,維護了治理者的合法權益,保護了治沙成果和沙區資源。

  陜西省堅持注重培育防沙治沙典型,全省先後涌現出了牛玉琴、石光銀、杜芳秀、王志蘭、張應龍等一大批治沙先進人物,榆林成為全國治沙的一面旗幟,治沙經驗被國際組織有關官員認為具有世界意義和價值。近年來,先後建設了石光銀防治荒漠化紀念館、國家沙地植物園等為主的生態文化場館10余處,創作了《陜北啟示錄》、《治沙英雄石光銀》、《一棵樹》等一系列文化産品,生態文化知識不斷普及,防沙治沙對外形象進一步提升,為履行國際公約作出積極貢獻。

  採訪結束時,王建陽説:“今後,陜西將努力構建以林草植被為主的沙區生態安全體系,以綠色資源開發為核心的沙區産業體系,以塞上風情為特色的生態文化體系,給力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北方綠色生態屏障。”

  三秦大地的綠色傳奇還將繼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