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11月17日啟動 海外資金將流入受益板塊

  • 發佈時間:2014-11-10 09:13: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10日,證監會辦公廳新聞辦官方微網志發佈消息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決定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財苑)、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正式啟動滬港股票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以下簡稱滬港通)。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將於2014年11月17日開始。

  “滬港通”主要意義在於助推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項目自由化。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好處主要如下:1)獲得國際“鑄幣稅”的收入;2)促進對外貿易與投資;3)在貨幣政策制定和國際收支條件方面取得話語權;4)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5)促進我國銀行以及其他金融部門的發展。讓貨幣成為一種投資工具是人民幣國際化“三步走”的第二步,“滬港通”正是這個階段的助推器,可以預期,相似以及相匹配的政策將在未來陸續出臺。

  長期來看,“滬港通”將吸引大量的海外投資者以及內地投資者。對於國際投資者而言:1)A 股市場與 H 股市場融合後將是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2)A 股即將被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3)A 股有著相對較高、較穩定的股息率。而對於 A股投資者而言:1)迎合 A股投資者分散化投資的需求;2)有更多的機會追逐稀缺行業與題材。

  儘管此輪海外累計流入中國股市資金出現明顯的上升,但並非為備戰“滬港通”而來,“套利説”命題並不可靠。市場上有一種聲音認為, 6月份開始的海外資金大幅流入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博取在滬港通邏輯下的估值差套利收益,但世紀證券認為,由於期間恰逢歐洲大幅降息、地緣政治危機持續發酵,海外資金特別是歐洲資金更多的是出於避險的目的而流入,並非為備戰“滬港通”而來。

  世紀證券預期流入銀行、保險以及多元金融板塊的海外資金將繼續增加,“套利説”將被繼續證偽。海外資金流入與宏觀經濟基本面關係較大,而近期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並不樂觀。在此背景下,海外資金流入可能會有所收縮;但若中央推出更多的“微刺激”政策,由於金融業位於刺激鏈條的頂端最先受益,可能會有更多的資金持續流向銀行等金融相關板塊。

  投資邏輯來看,“套利説”與“估值修復説”尚不值得期待。世紀證券認為,實證檢驗表明,H股溢價率(負值代表折價)主要由需求差異、資訊不對稱差異、風險厭惡差異以及流動性差異決定,市場的分割導致價差必然存在,“滬港通”的影響有限;此外,A股市場具備更強的價格發現能力,且龐大的市場體量更是非滬港通配額所能影響,均衡結果可能更多的是 H股股價往 A股股價靠攏。通過“滬港通”令被折價的A股股票完成“估值修復”,尚不值得期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