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千錘百煉 造就傳奇

  • 發佈時間:2014-11-09 05:52:1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典為何這樣“紅”

  在藝術形式日漸繁複、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今天,讓我們重新回顧那些經典作品,從中探尋出令它們經久不衰的“密碼”——

  今年是中央芭蕾舞團的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首演50週年,中芭為此啟動了全國範圍內巡演50場的盛大活動。這部將西方古典芭蕾的精髓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機融合的優秀芭蕾舞劇,深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50年來,《紅色娘子軍》已遠遠超越一部芭蕾舞劇本身的意義,而是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成為了中國芭蕾的經典象徵。

  與《紅色娘子軍》相似,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歌劇《洪湖赤衛隊》、《江姐》等,無不是各個藝術領域的經典之作。今天,我們重新回顧這些經典,望能探尋出令其經久不衰的“密碼”。

  根植沃土

  《紅色娘子軍》第一代“瓊花”的扮演者白淑湘對第一次到海南島體驗生活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從廣東湛江坐船到海口,在海南島上坐著一輛吉普車訪貧問苦。島上的百姓對待這些北京來客非常熱情,還上樹砍下椰子給他們解渴。在《紅色娘子軍》中,連長給瓊花喝椰子汁,就是從這個場景中獲得的靈感。白淑湘説,這是他們第一次感受到體驗生活的好處,讓自己的表演有了支點。

  其實不光是演員,《紅色娘子軍》的創作過程中無時無刻不需要在“現實”當中獲取支點。在創作《紅色娘子軍》之前,我國還從來沒有一部現實題材的芭蕾舞劇,無論是演員,還是編劇、導演,都習慣於西方經典劇目中的“王子”、“公主”。《紅色娘子軍》為芭蕾舞的改革闖出了一條新路,這對於演職員們來説充滿著艱辛的挑戰。

  在完成為期2個月的海南采風之後,劇組很快投入創作,並迅速拿出了第一稿作品。然而在審查時領導對他們的表現並不滿意,主要觀點認為劇中只有“娘子”沒有“軍”,劇中“瓊花”和“老四”的一段雙人舞也因太軟而被認為像是在“揉面”。於是,全團從編導、演員,到作曲、舞美全部回到山西大同的軍營“回爐”。一個月的訓練時間,雖然鬧出了不少笑話,但再次回到舞臺上的他們儼然都是“準軍人”了,舉手投足都有了軍人的模樣。當年的創作組組長李成祥説,劇中一段“練兵舞”就是從演員的軍訓中得來的。

  為了讓“戰鬥”的題材表現得更加突出,《紅色娘子軍》的編導從軍人的操練與實戰中,提取了諸如列隊、看齊、射擊、刺殺、投彈等動作,創作出了“瓊花”的絕活“倒踢紫金冠”,以及女戰士的“操練舞”、“九人刀舞”等等,這不僅使劇中的軍事場面真實可信,而且還極大地豐富了芭蕾的舞蹈語匯。最主要的是,這些芭蕾語言讓當時的群眾一看就懂、如醉如癡。

  李成祥回憶説,當年《紅色娘子軍》首演後,曾經在廣州開了一次工人座談會,會上的工人發言踴躍,一位工人説,過去看《天鵝湖》,怎麼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而《紅色娘子軍》一看就是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感覺特別親切。“我覺得作為藝術來説,要爭得更多的群眾,看得懂還是非常重要的。”李成祥説。

  民族語言

  都説“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藝術中運用好我們民族的語言,講述好中國故事,在吸引世界觀眾之前,首先要征服我們自己的觀眾。

  將我們的民族語言,尤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語匯運用得最為嫺熟與成功的,當屬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這部傳唱了半個世紀的經典,其中的30多首歌曲,都是曾在歷史上産生過廣泛影響的革命歌曲。《松花江上》、《八月桂花遍地開》、《十送紅軍》等歌曲,都是從革命戰爭年代傳唱下來的經典歌曲,具有相當深厚的群眾基礎。

  當年為了蒐集整理革命歌曲,詞曲作家張士夑、朱正本、姚學誠等人組成的采風創作小組,趕赴江西革命老區,在井岡山、吉安、永新等地,《工農兵聯合起來》、《送郎當紅軍》等歌曲從紅軍老戰士的口中唱出,被作家記錄了下來。

  3000多名演職人員,來自70多家文藝單位,如此龐大恢弘的演出,卻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完成了創作和排練。雖然時間緊迫,但排練中的精益求精給當時的演職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在《東方紅》中參與多場集體舞表演的張美霞,現在已是80多歲的老人。回憶起50年前排練的場景,她依然激動萬分。她説,最讓她感到激動的是她也參與了“創作”。在《松花江上》一場中,她飾演的是一位逃難的孤女。回憶起自己也曾有過的逃難經歷,她在自己的表演中加入了“支援不住、跪倒在地”的動作。沒想到,這個現場發揮的小動作卻得到了導演的認可,從而得以保留。

  一切以最後的呈現效果為準繩,是《東方紅》創排過程中所堅持的準則。在《情深意長》一場戲中,原本是由總政歌劇團的花腔女高音徐有光試驗A角,她演唱技巧高超、聲音漂亮、歌曲處理到位、舞臺經驗豐富。而擔當B角的鄧玉華則初出茅廬,剛剛踏進煤礦文工團。然而考慮到《情深意長》這首歌作為彝族民歌的特點,嗓音甜美的民族歌手鄧玉華更加適合,於是主創者最終選擇了鄧玉華,也造就了這首傳唱半個世紀的經典民歌。

  具有創新發展形式的中國民族歌劇,也是將西方的歌劇形式與中國民族音樂語言完美融合的成功範例。《白毛女》、《洪湖赤衛隊》、《劉三姐》等民族歌劇,無不是將具有民族特色的語言、旋律嵌入歌劇的形式當中。《白毛女》採用了陜北百姓耳熟能詳的秧歌劇形式,《洪湖赤衛隊》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利川民歌的特色,《劉三姐》更是將廣西的“對山歌”形式發揮得淋漓盡致。

  “中國的當代歌劇,都植根于當地濃烈的語言環境當中。它從民歌、歌舞和戲曲中吸取養料,同時以新的觀念和西方作曲手法給予不同程度的改造,才形成了這些叫好又叫座的歌劇作品。”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指導李小祥説。

  難以超越?

  《東方紅》、《紅色娘子軍》這樣的作品能夠穿越50年,依然打動今天的觀眾,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50年過去了,還沒有一部作品的影響力能夠超越它們?”

  當然不可否認,特殊的時代背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年文化産品的相對匱乏也造就了人們能集中精力去欣賞一部作品。然而,能夠保持如此持久的影響力,最終還要靠作品的品質説話。

  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馮雙白認為,編導是芭蕾舞劇的靈魂。《紅色娘子軍》中,正是李成祥、蔣祖慧這幾位優秀編導締造了輝煌的基礎,而目前中國芭蕾舞的軟肋正是編導。北京舞蹈學院教授肖蘇華也持同樣觀點,中國芭蕾水準的滯後主要源於在人才培養方面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忽視了創作人才的培養。

  肖蘇華認為,一個好的編導不僅可以影響一個團,甚至可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舞蹈藝術風格。如英國芭蕾在“二戰”結束前很不景氣,更談不上真正的英國芭蕾學派,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阿什頓出任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駐團編導,創作了大量的大型舞劇和交響芭蕾作品,使該團在短短十幾年中躍升為世界六大芭蕾舞團之一。

  雲門舞集的創辦人林懷民也提出,要為年輕的編舞者提供更多發展空間。“舞蹈是演出時臺上和台下共用的空氣,如果年輕的編舞家的作品沒有辦法成為我們社會的空氣時,他等於不存在、不發聲。”

  現在,國家教委每年都會派出相當數量的藝術人才到國外進行培訓,其中也不乏舞蹈編導。但是問題在於,僅僅一年的時間並不足以培養出優秀的編導人才。其實歸根結底,還在於演員的文化底子薄弱。相關專家呼籲,在藝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必須重視文化課教育,只有深層次了解了東西方文化,才能推出有思想、有內涵、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