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隴南 項目建設後發趕超探新路

  • 發佈時間:2014-11-07 05:20:20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周者軍

  深秋時節,隴南市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等重大交通項目齊頭並進,電子商務、非公經濟等如火如荼,苗木、橄欖油、核桃等特色産業蓬勃發展。

  今年以來,隴南市以“建成甘肅向南開放的橋頭堡、甘陜川接合部重要的交通樞紐聯結地、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和全國扶貧開發示範區”為發展目標,積極轉變觀念、轉化優勢,全市項目建設呈現出“進度快、投資高、環境優、實效好”的良好態勢。2014年,全市謀劃投資規模500萬元以上項目1119項,總投資1852億元。截至8月底,在建項目913個,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18.6億元,同比增長22.8%。

  突出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發展條件

  隴南山大溝深,由於交通瓶頸的制約,使獨特的資源優勢難以轉變成商品優勢和經濟優勢。為此,隴南市搶抓國家宏觀調控各項政策機遇,實施了一批交通項目。

  2014年全市共啟動實施各類交通項目94個,當年計劃投資166億元,截至8月底完成投資93.4億元。成武高速公路11月底建成通車;十天高速、蘭渝鐵路隴南段、隴南成州民用機場建設進展進一步加快;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試驗段已開工,武九高速公路已完成線路踏勘;禮武公路、宕昌南河至迭部等縣際聯網公路建設進度加快,五馬至陽壩公路已基本貫通;全市400個村通暢工程已全部開工建設,隴南有望成為對接成渝、銜接關中、連接蘭州的交通樞紐,特別是隨著蘭渝鐵路的建成通車,進而將把隴南打造成聯結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新通道。

  同時,以生態文明示範市和“兩江一水”區域綜合治理規劃為抓手,隴南著力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全市實施水利項目58個22.5億元,生態項目92個35億元,分別已完成投資7.4億元、10.9億元。

  依託獨特資源優勢,培育壯大産業體系

  隴南市礦産、生物、旅遊、水力資源十分豐富,為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隴南市將有色冶金、農特産品生産加工、現代中醫藥、文化旅遊等産業,確定為區域首位産業、特色優勢産業和富民多元産業進行重點培育和發展。

  目前,徽縣工業集中區已審批入園項目15個。成縣祁連山水泥二期、兩當中金等項目已建成投産,裝機24萬千瓦的苗家壩水電站、裝機11.7萬千瓦的橙子溝水電站已建成發電。截至8月底,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5億元,增長9.5%。

  在農業特色産業發展上,隴南市今年實施特色農業類項目65項,已完成投資26億元,佔當年投資的91.6%。積極推進“甘臨隴”生態農牧業迴圈經濟基地建設,加快發展核桃、花椒、油橄欖等12個市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

  同時,隴南市搶抓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大景區建設等重大機遇,今年實施文化旅遊項目67個,已完成投資11.3億元。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商貿流通快速推進

  隴南物産豐富,但交通不便。為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成網路裏的近在咫尺,今年隴南市將電子商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集中突破口來抓,啟動了隴南電子商務産業孵化園和隴南農産品交易中心建設,9縣區電子商務示範點基本建成,“淘寶特色中國·隴南館”上線運營,成為西北第一家、全國第17家地級市特色館。

  以特色農産品銷售為主的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全市開辦網店5050家,新辦和加盟網購平臺26個,線上銷售核桃、橄欖油、花椒等20類200多個産品,實現銷售額2.1億元,新增就業1.2萬人。

  通過實施“3341”項目工程,有力地促進了隴南經濟社會發展。截至8月底,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30.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2億元,分別增長19.5%、28.4%。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