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亞太自貿區應從願景走向現實

  • 發佈時間:2014-11-07 01:15:1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周武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是擁有21個成員經濟體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立25週年,也是這一亞太地區最大的經濟合作論壇平臺第二次在中國召開一系列重要會議。在今年“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的主題下,多年來各經濟體的美好願景打造亞太自貿區,迎來了走向現實的機遇。

  近十年前,亞太經合組織的成員經濟體就倡導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但這一概念始終停留在願景階段,雖然多次會議均被成員經濟體提及,卻沒有真正邁向談判進程,這不能不説是一個遺憾,但也反映出成員經濟體發展的階段性特點。

  作為一個成員眾多、開放性的地區經濟合作組織,APEC始終倡導“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並允許成員經濟體以不同速度來實現目標,採取集體制定目標,各成員依據自身的情況做出努力的靈活的、循序漸進的、自由的、自願的合作方式。這種看似鬆散的合作方式最大程度尊重了成員的差異性,在契合成員需求的同時,推進共同發展的目標。作為APEC長遠目標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考慮到APEC成員經濟發展水準存在巨大差異,在實現自由化目標的具體步驟上,APEC也採取了區別對待的方式,要求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分別於2010年和2020年實現投資自由化。

  目前,亞太貿易格局仍呈現多元化、板塊化的特點。除了數以百計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談成或正在談判外,比較大的多邊貿易協商機制就有TPP和RCEP。這兩大機制目前並存于亞太地區。TPP形成于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的倡議之下,並在五年前由於美國的加入和推行新的議題而變相成為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成員國有12個。而RCEP則由東盟10國發起,加上中、日、韓、印度和澳新,共十六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後者建成後擁有約一半的世界總人口以及三分之一的生産總值,是全球涵蓋區域最大的自貿區。

  兩大多邊貿易協商機制都是歷史的産物,然而不能不説在成員構成上都有一定缺陷。TPP未能包括亞太地區最大的中國,而RCEP未能包括太平洋東岸最大的美國,雖然很難説這兩大體制一定會形成惡性競爭,但可以説都不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亞太地區多邊貿易體制。

  可喜的是,據報道,亞太經合組織的21個成員經濟體目前對打造亞太自貿區的協商已經取得進展,一些細節有待繼續商討,亞太自貿區建設有望從願景變為現實。在客觀條件上,經過多年的發展,成員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水準都有一定提高,雖然差異仍然存在,但多年來大量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其中包括TPP和RCEP的談判都為各國互相了解、新規則的制定、各成員國間的讓步和妥協打下了基礎。甚至可以想像,一旦亞太自貿區談判啟動,許多細節可以借鑒以往兩大多邊貿易協商機制談判的經驗和條款的談判。

  毫無疑問,亞太地區要煥發新活力,重新發揮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就需要更多地清除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間的貿易壁壘,實現成員國在更高標準上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亞太自貿區談判應該從願景變為現實。

  當然,除了亞太自貿區談判需要推動外,各成員經濟體間的經濟技術合作也應該繼續推進。幾年來,發展中經濟體大力倡導經濟技術合作,取得了一些具體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障礙因素。寄望此次北京APEC會議能真正推動成員之間深化合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