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麥收購價,看似不漲實微漲

  • 發佈時間:2014-11-05 07:35:51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日下午,記者撥通溧陽市社渚鎮梅山村種糧大戶湯芳伢的電話時,他正在地裏。“今天下午我的4000多畝稻子剛剛開鐮收割!”電話那頭他開心地説,“産量好得不得了!每畝比去年增産200斤呢。”記者有點疑惑,今年8月以來一直低溫寡照,農業部門一直為秋糧能否豐收而犯愁,怎麼老湯種的稻子反而比去年增産了呢?“我種的品種好,加上我流轉的復墾地三四年下來‘熟’了,産量就高了,而且每塊地的産量很均衡。”老湯解釋説。

  記者問他,知道不知道明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沒有提高,三等小麥每斤還是1.18元?老湯愣了一下,説,這還真不知道呢。記者又問,這個價格會影響你種糧積極性嗎?“不會。”想了一會兒後,老湯説,只要農資價格平穩,這個價格仍然能賺到錢。

  實際上,記者也是近日在省糧食局採訪時了解到這一資訊的。該局調控處處長張國鈞説,明年夏糧最低收購價維持與今年相同的價格,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我國小麥市場2004年開始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從2008年至2014年,國家已連續7年提高小麥的最低收購價,三等小麥由7年前的每斤0.72元提高到今年的1.18元,累計提價幅度達63.89%,有力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出臺最低收購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種糧農民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現在來看,這一目的達到了。”他説,前幾年之所以連續提高最低收購價,是因為農資成本一直在上漲。這兩年,有關部門對農藥化肥的價格監控到位,國內農資價格穩中有降,部分農資價格下降明顯,因此,維持目前的最低收購價,種糧農民的收入不會減少,如果管理到位,還能提高。

  泗洪縣太平鎮種糧大戶王斌證實了這種説法。這位種糧“老把式”説,這兩年來,一季小麥的農資成本始終控制在400元以下,尿素價格已經兩年沒動了,每100斤80元。“三年前農資價格變化可大了。”他説,當時尿素價格一路往上漲,最高每100斤漲到125元,而每畝小麥需要60斤尿素,農本提高很明顯,因此那年他種糧是虧損的,別的種糧大戶也人心惶惶。“對於種糧大戶來説,只要農資價格能穩住,心裏就有底了。”他説,至於明年最低收購價不提高,他完全可以接受。“今年我種的4000畝糧食,去掉所有成本,包括農資成本、流轉費、人力成本和銀行利息,每畝可以凈賺300元,很滿足。”

  張國鈞認為,之所以説明年最低價維持與今年相同價格,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是因為國家在制定最低收購價時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慎重決定。一方面,往年最低收購價格的逐漸提高,是考慮了農民的種糧收益情況,防止“谷賤傷農”;另一方面,也要減緩最低收購價格上漲對市場及整個社會經濟的衝擊,防止“米貴傷民”。近幾年最低收購價的不斷提升,確實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但也造成國內糧價高於國際糧價的事實,如果繼續提高最低收購價,會加劇國際國內糧價倒挂,導致進口糧食繼續增加,走私更加猖獗,這對糧食生産和整個産業鏈來説,是不安全的。此外,我國依靠糧食作原料的産業,比如肉類、禽蛋類、水産類乃至酒類産品,在國際市場上就會失去競爭力;加上糧食是百價之母,糧價提高,勢必會刺激食品價格,有加速通脹、影響宏觀經濟穩定運作的可能。“維持今年價格,在逐漸理順國際國內價格上能起很大作用。”

  記者了解到,國內糧價的連年提高,已使一些加工企業難以為繼。“稻子價格上去了,但大米價格一直原地踏步,稻強米弱,企業經營很困難。”大型民營糧食加工企業——高郵雙兔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衛東告訴記者,蘇中地區糧食加工企業眾多,但由於麵粉和大米消費不振,約有七成企業經營狀況不佳,或停産,或處於半停産狀態,嚴重阻礙了企業對糧食採購的積極性。“如果明年小麥價格維持在今年水準,那麼,可以預計,稻穀價格基本上也不會上漲,這對加工企業是有好處的。”他認為,如果越來越多的加工企業關門了,對於種糧農民和整個糧食産業鏈來説,都不是好事。

  “我的理解是,此次出臺的明年夏糧最低收購價與今年持平,是向目標價格制在過渡。”張國鈞説,黨的三中全會明確,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要交給市場;同時提出逐漸對農産品實行目標價格制,即農民按照市場價出售糧食,國家根據種糧成本確定一個目標價格,再給農民補貼。“最低收購價不提高,實際上在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信號:過去由政策決定的行情,現在將逐步交還給市場。”本報記者 朱新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