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環保部召開核電話題專家解讀會指出——“我國核電是安全的”

  • 發佈時間:2014-11-05 05:45:5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核電發展面臨的不是技術問題,不是資金問題,也不是安全問題,而是公眾認知問題。如何創新溝通方式、增進互信,將是核電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發展核電,是我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11月4日,在環境保護部召開的核電話題專家解讀會上,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環保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説,我國是發展中大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撐,目前過於依賴煤炭,導致能源結構失衡。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環境保護的壓力也逐漸加大,核能是目前惟一可大規模利用的替代能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認為,我國大氣污染嚴重,化石燃料特別是煤炭等是污染的主要來源。“通過系統全面的比較研究,核電是對環境影響極小的清潔能源,加快發展核電是減少我國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的現實有效途徑。”

  發展核電是擺在我國面前的現實選擇,但日本福島核事故的陰霾依舊籠罩在公眾心頭。不少人因此擔憂,我國能確保核電安全嗎?我國的核電安全監管水準如何?如果發生類似的核電安全事故,我國能否有效應對?

  “核電鏈是安全的工業。”潘自強説。在綜合研究了國內外的一些核事故後,他強調,核電鏈發生事故的幾率是很小的,即使發生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和切爾諾貝利這樣的災難性事故,從整體上看,也沒有改變“核電是清潔、安全的能源”的結論。

  事實也是如此。我國民用核能開發利用30年來,核安全業績保持良好,從未發生過2級及以上的運作事件,也未發生過對人員或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福島核事故後,我國對運作和在建核電廠進行了綜合安全評估,結論是“安全風險處於受控狀態,安全有保障。”環保部核電安全監管司副司長湯搏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在世界核運營者組織(WANO)主要運作性能指標中,我國運作核電機組普遍處於國際較高水準,部分機組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有些機組更是名列前茅。”

  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趙成昆介紹,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事業從1984年起步,至今已走過30年,逐步築起了核與輻射安全的堅強屏障,確保了我國核與輻射安全水準的持續提高。據了解,國家核安全局不僅對核電站實施了全過程、全方位、分階段的監管,還對核電機組排放物進行嚴格監管,建立了國家核安全局、企業、事故應急3套監測體系。監測結果表明,我國運作核電廠流出物排放均低於國家規定的控制值。環保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李幹傑表示,我國已建立了一套覆蓋全面、層級清晰的核安全監管技術支援機構組織體系。

  當前,我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8800萬千瓦,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我國在用和廢棄放射源總數量超過20萬枚,且仍在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繼續增加;另外,射線裝置也超過了12萬台。核能開發和核技術利用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核安全風險,核安全監管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據介紹,今後我國將在體系、機制、能力等方面加大核電安全監管建設。郭承站強調,“我國核電發展面臨的不是技術問題,不是資金問題,也不是安全問題,而是公眾認知問題。如何加強與公眾溝通、創新溝通方式、增進互信,將是核電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表示,下一步,希望能向各級政府、學校、社區、社會團體以及廣大公眾講清楚,“我國核電是安全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