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你看,你看,生活的“臉”在變

  • 發佈時間:2014-11-04 05:29:22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夏丹 縣委報道組 肖靚

  本報訊 日前,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七連降”,國內汽柴油零售價重回“6”時代,降至4年來最低。而前不久國家統計局發佈CPI數據,9月份CPI總水準同比上漲1.6%,成年內新低。經濟的“新常態”,已切實影響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低通脹水準即是其一。

  與此同時,經濟發展速度向下調整,並不意味著老百姓收入下降,想方設法增加百姓收入,仍將是走品質效益型經濟增長道路的題中之義。

  城鄉收入差距縮

  今年“十一”長假過後,“遂昌農家樂第一村”大田村,迎來“豐收”後的喜悅。

  80後業主傅利青,正趁著節後清閒算賬,“7天毛收入4萬多元”。作為村裏最早一批開起來的農家樂,她在當地已小有名氣,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十一期間,夠300人同時就餐的大廳天天爆滿。”

  在大田村,喜獲豐收的村民不少。大田村村支書高桂松説,今年“十一”長假,村裏400多個農家樂床位,天天無虛席。

  憑著勤勞致富和自然好風光,麗水農民走出一條農家樂致富路。今年上半年,當地農民收入增幅位居全省首位。

  而2013年,浙江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6106元,已連續29年位居全國各省(區)首位;且當年所有縣的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均超全國平均水準。今年1月至9月,我省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5523元,同比增長10.8%。

  近些年,一系列扶農助農富農政策相繼出臺。在浙江,所有農村改革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幫助農民增加收入。

  2013年,浙江出臺《關於促進農民收入持續普遍較快增長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持續增加農業經營收入、農民創業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産性收入,形成多渠道增收格局。2014年,在經濟新形勢下,我省提出産業增收、創業就業增收、持股增收、扶貧增收、惠農增收五大增收思路,進一步拓寬浙江農民增收渠道。

  浙江農村居民收入領跑全國,城鎮居民收入也在增長。今年1月至9月,我省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0864元,同比增長9.2%。據浙江統計資訊網公佈的一項調查分析——《浙江製造業職工平均薪酬變動分析》中, 數據顯示:“從絕對量看,浙江製造業職工平均薪酬逐年提高,從2003年的1.3萬元上升到2013年的4.6萬元,提高了3.3萬元,年均增長12.1%。尤其2006年至2013年,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外,其他年份職工平均薪酬增速均在10%以上。”

  作為浙江吸納勞動力最多的行業製造業,其行業薪酬的較快增長,為居民收入增長奠定了較好的基礎。2013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的佔比分別為64.6%和53.3%。而工資性收入又主要來源於製造業。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2013年,我省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35倍,小于全國的3.03倍。

  消費方式選擇更

  這幾天,正籌備婚禮的白小姐,不斷接到杭州城東某心儀樓盤售樓人員的來電。

  然而,售樓顧問的熱情洋溢,卻愈發讓白小姐躊躇,“就在兩三個月前,一平方米還2.4萬呢,這一下子降了3000元。”不過,白小姐也發現,新樓盤降了,自己手中的二手房價格也降了。

  “十一”黃金周前,央行鬆綁首套房認定,貸款利率實行基準利率0.7倍的下限優惠。房市波詭雲譎,但擁有住房,始終是許多中國人的追求。它同時也是不少人消費支出中最重要的一筆開支。這兩年,房價漲得少了。但由於買房仍是一筆鉅額支出,對普通工薪階層來説,壓力還是不小。“總之,價格回歸合理,對大家都好。”白小姐覺得。

  説完了最大頭的“住”,再説説咱老百姓的吃穿行。縱觀今年以來我省居民消費價格(CPI)數據變動情況:一季度,浙江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上年同期上漲2.7%,漲幅高於全國0.4個百分點;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6%,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1月至8月,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5%,漲幅比1月至7月回落0.1個百分點,比全國同期高0.3個百分點。

  數據比較不難看出,物價水準整體處在一個穩定下調的狀態。其中,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月上漲2.3%,漲幅比上月再回落0.2個百分點,比全國高0.3個百分點。

  儘管漲幅收窄,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説漲就是漲。比如8月份,我省八大類消費價格同比七漲一跌,除煙酒類價格下降0.4%外,食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衣著類、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交通和通信價格均上漲,分別上漲3.7%、3.1%、2.9%、1.9%、1.8%、1.5%、0.3%。

  菜場早市上,總能聽到馬大嫂嘟囔“一把青菜5塊錢,炒出來就一筷子”;愛吃水果的小年輕們,直喊水果吃不起,仨蘋果15元,隨便買買50元就沒了;秋季服裝上市,愛美的姑娘們感嘆商場是逛不起了,還是宅家逛淘寶。即便逛淘寶,白領祝小姐看中的三件衣服扔進購物車後,一看,總價超2000元,最後選擇默默關掉購物車;二胎政策放開後,杭州市浣紗路某醫院門口,代排隊掛號也是水漲船高,普通號150元,專家號300元,名醫號500元……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新消費形態層出不窮,也促動著消費的增加。就説説移動終端普及後消費支出的增加吧。4G網路逐步佔領市場,在享受網上暢遊後,大家發現手機月資費也“蒸蒸日上”;同時網上購物的便利,也加速了支付寶的支出;甚至於在家懶得做飯,手機可直接下單叫餐……

  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馬車,正得兒得兒跑得正歡,消費多元化給生活帶來便利和驚喜。

  出境旅遊一片火

  今年“十一”,杭州陸小姐選擇出遊美國,在微信朋友圈留下出遊記錄。而在韓流影響下,有不少浙江人選擇去南韓“血拼”。

  根據往年慣例,“十一”黃金周過後,出境遊價格季節性走低,又將迎來一個出境遊小高潮。

  近幾年,旅遊成為浙江城鎮居民休閒度假的新選擇。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轉變,居民外出旅遊越來越成為度假的首選方式。從短途的城市周邊遊,週末的省內遊,到長假的國內遊、出境遊;旅遊方式也從簡單的跟團遊,逐步發展到自助遊和自駕遊。

  一次龍泉出差,在當地夜市中遇到一對賣燒餅的夫妻。每天晚上7時出攤,忙到晚上人少就收攤。“孩子上大學了,賣燒餅收入也夠了。前兩天,我倆去廈門玩了一趟。”攤主邊烙餅邊閒扯,每年夫妻倆都會給自己放幾天假,出去走走,“現在錢也賺來了,這手藝不是謀生手段,是一種習慣了。”

  這對達觀的燒餅夫妻,對生活的熱愛讓人肅然起敬。而生活的日漸富足是旅遊盛行的根本原因,讓外出旅遊乃至出國旅遊,像一股最炫民族風,從城市刮向農村,已經成為生活新時尚。

  早在2012年8月,淘寶曾發佈過一次《淘寶旅行消費半年報》,報告顯示,在飛往馬爾地夫、巴黎、希臘、羅馬等地的人中,浙江人的佔比最高,達到了22%;在浙江人中,最舍得花錢旅行的數杭州人。當年上半年,全國各個城市購買6000元以上旅行線路的人中,杭州人佔了17.8%。同時,經濟實力好,寧波和溫州,也進入了最舍得花錢旅行城市的前十位;杭州老年人,摘下全國最“大膽前衛”的稱號,在全國挑戰西藏高原之行的老年人中,最多的就是杭州老年人。

  數據顯示,浙江城鎮居民用於旅遊的支出逐年增長,旅遊人次數不斷攀升。2013年,浙江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團體旅遊和參觀遊覽支出844元,比2002年增長3.4倍,比1992年增長31倍。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每人平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超過5%。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