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離開城市回家鄉 不做老闆當牛倌

  • 發佈時間:2014-11-03 06:35:17  來源:南昌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記者 吳思勇

  10月29日,霜降已過。此時萬物知秋,大地早已一片金黃。然而記者走進位於新建縣西山鎮泉珠茶園村的江西鈺惠畜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種養基地,看到的卻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欄圈中300多頭毛色發亮的牛在悠閒地反芻,旱地裏高過頭頂的牧草青翠欲滴,風吹草低處,可見幾頭小牛正在牧草地裏大快朵頤地享受著它們的饕餮盛宴……鈺惠公司董事長羅來惠輕快地在基地裏走走停停,滿臉洋溢著自信而開心的笑容。這個初步成型的畜牧業基地,正載著他的轉型夢想一步步變成現實。

  羅來惠是紅谷灘新區生米鎮人,年輕時耕過田、種過地、養過牛,學做泥工後進入建築行業,砌過墻、蓋過房,並操盤在南昌市開發建設了多個房地産項目。2012年,羅來惠把打拼下來的事業交給子女打理後,一轉頭又回到了老家,重操舊業幹起了老本行。不過他沒有選擇耕田種地,而是把轉型的産業目標定在了畜牧業上:養牛。

  在城裏打拼多年,羅來惠發現牛肉消費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越來越多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將牛肉作為肉食消費的首選;就飼養環節而言,與養豬相比,養牛防疫壓力小;更重要的是,南昌周邊沒有大型的肉牛飼養基地。

  利潤高、風險小,需求大、供應小!羅來惠看準機會,買下新建縣西山鎮泉珠茶園村養牛場,完成了從建築業老闆到“牛娃”的全面轉變。

  泉珠茶園村養牛場有很長的歷史,由於管理不善如今日漸破敗,效益低下。羅來惠接手後,並沒有因陋就簡地將就使用,而是以無公害、綠色飼養為標準對養殖場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為了確保牛肉品質,羅來惠在原料環節建立了自己的牧草種植基地,引進了香草和黑麥草等優質牧草品種,投喂飼料自己加工;在飼養環節對欄圈進行了雨污分流改造,並對投喂飼料的配比、時間和防疫用藥進行詳細記錄,實現了對飼料原料的可追溯;在屠宰環節按歐共體品質管控標準進行排酸、分割,實行真空包裝、冷鏈配送……

  羅來惠告訴記者,鈺惠公司飼養的是西門塔爾、本地黃牛等優質肉牛品種,養殖基地所在的新建縣西山鎮遠離城市喧囂,總佔地400畝,處在群山環抱之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具有發展無公害畜牧業得天獨厚的條件。2013年9月,鈺惠公司在東湖區、西湖區、紅谷灘新區分別設立了一個牛肉銷售點,很快就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同。如今公司每天屠宰1—2頭牛,日均銷售牛肉三、四百斤,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市民直接打電話到公司預訂。羅來惠説,除去一切成本開支,目前公司每頭牛的利潤在3000元左右,好的時候甚至能達到4000元。羅來惠的産業轉型路正步入成功的收穫期。

  59歲的陳蔚林是新建縣石埠鎮人,此前靠一手木工技術在城裏給別人裝修。今年8月聽説搞建築的羅來惠回家養起了牛後,也轉型跟著當起了牛倌。陳蔚林現在是鈺惠公司養殖基地的後勤總管,一人身兼採購、倉管等多個角色,每月工資收入3600元。他説,以他現在的年紀,在農村裏有這樣一份事情輕鬆且收入不低的工作,已是不錯。

  然而在羅來惠看來,帶動成千上萬個陳蔚林每月掙3600元工資並不是他的目標。羅來惠告訴記者,鈺惠公司目前的欄圈可養牛1000頭,目前存欄牛數只有300多頭,他正計劃以免費使用欄圈的方式,鼓勵公司高層投資肉牛飼養,大家一起來養牛。而在內心深處,羅來惠的最終目標是要帶動周邊農民一起養牛。

  羅來惠説,一頭小牛生下來後養半年就能賣6000元,比養豬、種田強得多,而且牛免疫力強生病少,有草的地方就能養,飼養成本低,最大的投入就是放牛的人工。農民如果一家養10頭母牛,效益非常可觀。“我是農民的兒子,知道種田的艱辛。”羅來惠説,“我希望通過公司的引導帶動,周邊農民都能從傳統而低效的耕田種地轉型到現代化的畜牧業上來,跑步致富。這是我的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