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看清保本比例
- 發佈時間:2014-10-31 05:34:58 來源: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胡楠)隨著銀行理財回歸資産管理本質,結構性理財産品的發行數量正在快速增加,隨之對應的收益結構也逐漸呈現出複雜化趨勢。業內人士提醒,雖然結構性理財産品的收益率較高,但其風險也相應較大,更適合專業投資者。
目前,銀行仍以非結構性理財産品為主,該類産品一般是基礎金融資産,因而收益相對波動小,風險也較低。而結構性理財産品是將存款、零息債券等固定收益産品與金融衍生品,如遠期、期權、掉期等,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新型金融産品,其收益率一般較高。
記者從銀率網上發現,目前在售的銀行理財産品中預期收益率突破6%及以上的幾乎都是結構性理財産品。但是,從披露到期收益數據的結構性理財産品看,並非所有的都能達到最高收益率。
今年以來,國內商業銀行結構性理財産品發行明顯提速。據普益財富數據統計,截止本月15日,全國各大商業銀行總共發行結構性産品2136款,超過去年全年1845款的發行量,增幅達到15.77%。
與固定收益類産品不同,結構性産品的收益率並非以“預期收益率”的形式體現,取而代之的是“收益率區間”,而最終的到期收益率則由收益結構和掛鉤標的走勢決定。根據掛鉤資産的屬性,結構性理財産品大致可以細分為外匯掛鉤類、指數掛鉤類、股票掛鉤類和商品掛鉤類等。
普益財富研究員陳晨建議,從投資風險角度上看,即便是保本的結構性理財産品也達到了中等風險等級,更適合專業的投資者。在選購結構性理財産品時,一定要了解保本比例,有的産品為部分保本産品,如保本比例為90%,則意味著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本金10%的虧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