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白麵粉染色蒸出“蕎麥糕”

  • 發佈時間:2014-10-31 04:36:33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發糕居然也造假

  白麵粉染色蒸出“蕎麥糕”

  富陽一家糕點黑作坊被取締

  □通訊員 余昀 徐宏偉 本報記者 高麗莎

  早報訊 賣相不夠,色素來湊。前不久,富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了一家無證無照的糕點小作坊。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加工店竟然用普通麵粉兌檸檬黃、日落黃等食用色素,冒充“蕎麥發糕”賣給早餐店。由於違規使用了色素以及摻假造假,這家加工點被取締。

  日前,富陽市市場監管局城西所檢查人員到富春街道秋豐村開展食品小作坊排查,在該村孫家壟一幢7層樓房的底層車庫,檢查人員發現有一家發糕加工點。

  加工點實際上是兩間車庫,其中一間貌似倉庫,堆著幾十包麵粉、澱粉、白砂糖等食品原料,門口停著一輛電動三輪車;另一間是操作間,有一個立式蒸箱,兩張簡易木桌,30隻木製蒸籠,還有剛做好的褐色蒸糕。當時,一男一女正在做蒸糕。

  兩名工人對檢查人員稱“老闆不在”,借機開溜了。檢查人員立即查詢市場準入資訊,初步確認該發糕加工點未辦理營業證照,隨後通知秋豐村食品安全監督員到場見證檢查、現場拍照。

  檢查人員清點現場時發現,屋內除了有精製麵粉、木薯澱粉、白砂糖外,還有日落黃、檸檬黃等食品添加劑以及一桶深褐色液體。隨後,檢查人員聯繫房東,讓房東轉告經營者接受調查。

  沒想到,第二天來城西所接受調查的王某就是那名藉口“去找老闆”離開的工人。

  經調查,桐廬人王某于去年4月接手這家加工點,和妻子一起在該車庫自産自銷發糕。王某每天製作蒸糕三次,每次15籠,每籠20塊,以1元一塊的價格銷售給城區一些早餐店,每天銷售量在900元左右。

  據王某稱,原來自己是做白色發糕的,後來發現消費者喜歡蕎麥糕,但蕎麥粉比較難買,於是他便動起了歪腦筋。

  王某出示了一張“烏粒糕配方”,上面稱將麵粉、白糖、澱粉、檸檬黃、日落黃一起攪拌好,發2小時後,蒸1小時就完成賣相極好的“蕎麥”發糕。王某強調自己送貨時跟早餐店的人都説是烏粒糕,不説蕎麥發糕。

  隨後,檢查人員將蒸糕抽樣送檢。送檢結果顯示,蒸糕樣品中檢出檸檬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要求。

  據悉,檸檬黃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其功能是著色,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可以限範圍限量使用在食品中,但不得用於水蒸糕點。日前,富陽市場監管局對王某作出了行政處罰,對該經營場所予以取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