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本質是法治經濟

  • 發佈時間:2014-10-31 04:03: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鮮明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大論斷,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經濟理論界引起強烈共鳴。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是法治經濟,《決定》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號角,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一個具有里程碑式的綱領性文件,必將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法治基礎,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治為企業轉型奠定基礎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健康成長的基礎和前提。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一系列重大問題,必須從法治上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制度化方案,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宋立教授表示,《決定》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是法治經濟”,非常重要。法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應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産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産權的保護,清理有違公平的法律法規條款;創新適應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的産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國有、集體資産所有權、經營權和各類企業法人財産權的保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完善對於作為市場微觀主體的企業而言,重要性尤為明顯。首先,法治的完善將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這是企業最需要的。在這個競爭環境中,各類市場主體可以公平、有序地參與競爭,商品和生産要素可以自由流動、公平交易、平等使用,公共資源的配置也會更加合理。其次,法治的完善將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針對當前企業轉型升級面臨的一些關鍵障礙,法治的完善可以通過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觀念的加強,有效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可以通過完善激勵創新的産權制度和智慧財産權制度,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可以完善金融法制,推動資本市場發展,使金融體系健康發展。

  法治為推進改革提供保障

  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決定》提出,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這些論述引起了專家學者共鳴。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裴長洪認為,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如不及時以法治方式疏浚改革洪流,以法治思維化解矛盾淤積,緩解結構調整造成的轉型陣痛,勢必引發新的矛盾。在法治的引領下推進改革,在法治的框架內規範改革,是中國改革持續向前的一個重要保障。同時,改革也為法治注入動力。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為法治建設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實踐資源,也提出了源源不斷的研究課題。實現黨的四中全會提出的司法體制改革等各項目標任務,必將極大地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法治為發展引領方向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決定》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品質這個關鍵。

  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副會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飛感言,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改革“深水區”,迫切需要從體制機制上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方法。立法作為法治建設的重要環節,既是調節社會利益關係的重要方式,也是凝聚社會共識、分擔改革風險、推動改革深化的有效途徑。改革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通過立法來引領改革方向、推動改革進程、保障改革成果,讓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紅利、法治紅利。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則從財政領域對此進行了論述,他説,長期以來,我國在依法理財、法治財政的道路上進行了有益探索,尤其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立法”後,財政領域不斷打出改革重拳,其中最引人關注之舉就是通過了修訂後的新預演算法。這部法律的修訂,成為全面落實黨的四中全會依法治國要求的突破口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應在黨的四中全會精神的指導下,重點按照新預演算法確定的原則及授權,抓緊修訂預演算法實施條例,研究制定財政轉移支付、財政資金支付、政府債務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增強新預演算法的可操作性、可執行性。此外,還要依法治稅。應加快環境稅、房地産稅、消費稅、資源稅等稅種立法,同時,進一步清理稅收優惠,統一稅收政策,為經濟社會發展構建更加穩定的制度基礎。

  法治為市場樹立規範

  《決定》提出,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需要把這種法治精神貫穿到市場經濟各環節、各領域。

  對此,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夏傑長研究員結合服務業發展情況提出,服務業具有無形性、多樣性、差異化、資訊不對稱等特點,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可能性更大,良好的信用環境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支撐。只有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加強服務業信用管理、制定和實施服務業標準,增強契約意識,強化法治精神,才能降低服務産品和服務行為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要把我國服務業發展推向一個新高度,就必須繃緊法治法律這根弦,把法治建設貫穿于服務業發展、改革和開放的始終,要用法治精神引領我國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