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張家鎮:“三個文明”提升民生品質

  • 發佈時間:2014-10-31 03:32:2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丁材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山東省莘縣大張家鎮以提升村民生活品質為宗旨,大力推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等“三個文明”建設,使農村人也能享受城裏人一樣的生活。

  物質文明:發展經濟是硬道理

  鎮黨委書記顧磊告訴筆者,今年以來,大張家鎮按照“盯住、靠上、抓牢、辦成”的要求,創新工作方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洽談一個、引進一個、成功一個、見效一個。引導幹部群眾進一步樹立“借梯上樓”的發展觀、著眼長遠的引進觀和“鎮外即外”招商觀,人人創造投資環境、全民積極參與招商引資。選擇發展勢頭好、發展潛力大的首峰特鋼、遠大特鋼等企業進行重點扶持,給予政策傾斜,引導企業合資合作,力爭培植上市企業2家,稅收過1000萬元的企業3家,過500萬元的企業5家,真正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

  精神文明:榜樣傳遞正能量

  在大張家鎮呂樓村,筆者見到了60多歲的土生土長的書畫家張詩德老人,他最喜歡在村裏轉悠,寫寫畫畫,耐心、專注地給圍觀的村民講解、指點,將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傳遞給村民,潛移默化地感染、感化,傳遞正能量,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遞“大使”。張詩德説:“這片土地養育了我,給了我創作上的靈感,我要認真回報。”

  生態文明:市場之手點“綠”生“金”

  白蠟、法桐、國槐、青垂柳、龍柏……走進莘縣古櫻路大張家鎮段,兩旁各色樹種帶給人舒適的感受。“建設這片1200畝的綠化工程,政府沒有投入一分錢,而是通過借助市場力量實現了更好的效果。”鎮長吳忠信介紹説。

  按照綠化工作目標,古櫻路旁需要建設兩側各寬60米的綠化帶,但如何高效做好這項綠化工作,成了大張家鎮黨委政府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該鎮將道路兩側60米的土地進行流轉,然後將綠化園林工程進行招投標,選擇了潤華園林有限公司。每畝地政府給群眾1100元,比種糧收益高不少,而且去園林公司工作還能賺點勞務費,群眾積極性很高。這樣,政府搭建平臺,交由園林公司進行專業操作,賺到的錢最終會解決整個流程的費用,實現了政府、企業、農戶三方共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