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切爾諾貝利人的生與死

  • 發佈時間:2014-10-31 00:30: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切爾諾貝利,烏克蘭境內的一個普通小城——毫無疑問,如果沒有二十多年前發生的那場災難,那裏將依然默默無聞、少為人知。但是,二十多年前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所帶來的毀滅性災難,不僅徹底改變了當地的一切,使切爾諾貝利成為全世界注目的焦點,同時也使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廣大區域的生態環境嚴重受損,讓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物都遭到了核輻射的致命傷害,將人類推向了恐怖的深淵。

  《我不知道該説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是白俄羅斯作家S·A·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一部關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採訪實錄。作者在事故發生近十年之後,陸續走訪了曾經在核電廠工作過的工人,以及負責事故善後處理的科學家、前政府官員、醫生、士兵、直升機駕駛員、礦工、難民……其中既有老人、孩子,也有兄弟姐妹、新婚夫婦。他們有些是核輻射直接的受害者,有些是核輻射受害者的家屬。他們或者本人就掙紮在死亡線上,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或者親眼目睹親人的離去,而自己卻無能為力。他們都承受著常人所難以忍受的痛苦,不敢戀愛,無法生育,甚至一齣生就被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他們都有著不同的命運、職業和個性,但切爾諾貝利卻是他們生命的重心;他們分別屬於不同的民族和人群,卻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切爾諾貝利人”。從受訪者的獨白中,阿列克謝耶維奇客觀、忠實地記錄了她那些白俄羅斯同胞的生命與死亡——在她的筆下,切爾諾貝利的災難不再是一連串冰冷、無情的數字,而是具體到每一件事例、每一個個體身上。他們的苦難猶如夢魘,既讓我們感同身受,同時也促使我們不斷反思這場人類史上罕見的科技悲劇。

  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是一場戰爭,雖然完全看不見戰火和硝煙,但其嚴酷與慘烈的程度,卻比之歷史上任何一次戰爭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從真正的戰場上歸來,你或許還能夠明瞭自己是否已經脫離了危險的境地;然而,在這場看不見戰火和硝煙的戰爭中,你既躲無可躲、藏無可藏,甚至已然受到了傷害,卻依然無法弄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且,受到傷害的絕不僅僅只是人類的生命,核洩露所帶來的還有土地被污染,動物被射殺,象徵著人類家園的房子遭到洗劫、推倒和掩埋,無數人處於流離失所、有家難回的境地。與之同時,蘇聯社會的整個價值體系都遭到質疑,曾幾何時,生活在那裏的人們相信國家,相信未來,相信人類是萬物的主人,可以無所顧忌地對這個世界做任何事情。但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卻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這一切,當他們面對官僚主義的麻木和冷漠,當他們面對無情的體制和無數的謊言,他們在歷經痛苦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從迷失到懷疑的心靈蛻變。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受害者都有對待事故不同的疑問。其中孩子的疑問是:“為什麼我不應該被生下來?”成人的疑問是:“為什麼愛情與死亡會並存?”而且他們每個人對待事故的態度也不盡相同,一般平民會發現“所有事物開始瓦解,我的過去再也不能保護我,我找不到答案”;政府官員則急於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為自己的無知和謊言尋找藉口,他們這樣辯白:“我是我們時代的産物,我不是罪人。”作者披露的細節既觸目驚心,又發人深省——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是一個轉捩點,對於風雨飄搖的蘇聯而言,事故的影響其實遠未局限於事故本身,因為“被污染的不只是土地,還有人心”。

  《我不知道該説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是一個很長的書名,作者似乎想將事故為人類帶來的所有苦難濃縮在這樣一個長長的書名中。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災難實在是無法估量的,而且以後仍將會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顯現出來。這次事故是一個預兆,也是一種象徵,它再次提醒我們,科技並非萬能,盲目的科技迷信不僅會將人類的生活引向歧途,同時也極有可能會給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重大傷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