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經觀察: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步入新階段

  • 發佈時間:2014-10-30 10:59: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華盛頓10月29日電(記者 江宇娟 劉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9日宣佈本月結束被稱為量化寬鬆(QE)的資産購買計劃。購債計劃的收官並不代表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猛然緊縮,它意味著美聯儲在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過程中,將注意力從貨幣刺激轉向加息。

  美聯儲當天在結束貨幣政策例會後發表聲明説,在結束資産購買計劃之後,將維持現有的將所持到期證券本金進行再投資和對到期國債進行展期的政策,這表明美聯儲的資産負債表暫時不會收縮。

  美聯儲説,目前把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區間是合適的,而且預計在資産購買結束後仍有必要把這一利率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水準相當一段時間。美聯儲同時指出,如果未來數據顯示就業和通脹比預期中更快或更慢接近政策目標,加息時機也會相應提前或者推後。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共推出三輪資産購買計劃,第一輪旨在維持金融系統穩定,之後兩輪的主要目的則是刺激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市場改善。

  美聯儲指出,自推出第三輪購債計劃以來,美國就業市場前景已顯著改善。今年9月美國失業率已降至2008年7月以來最低水準。在截至9月底的一年中,美國非農部門月均新增就業崗位達到21.3萬個,為1998年以來最強勁增長。

  美聯儲認為,美國經濟有足夠內力在價格穩定的前提下支撐就業市場繼續改善。從美聯儲的表態來看,結束購債計劃表明其對美國經濟復蘇前景充滿信心。從這個角度説,美聯儲結束QE並不值得過分擔憂。但不容忽視的是,美聯儲政策的轉變將引發國際資本流動的微妙變化,加劇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也給新興經濟體帶來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本月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去年12月美聯儲宣佈削減購債計劃後,全球資本市場並沒有出現劇烈波動,這是因為市場認為美聯儲是基於美國經濟前景改善而做出如此決定。

  桑停品治鏊擔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在不同情景下産生的影響也不同。如果美國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勢頭,貨幣政策正常化對新興經濟體及其他國家帶來的總體影響是積極的,原因在於美國經濟活動提速,可以促進相關國家的出口,從而可以抵消貨幣政策正常化對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如果市場避險情緒大幅上升,或者市場對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反應無序,那麼金融市場條件的大幅收緊會導致一些國家資本流出、資産價格下降和利率上升。

  桑停蒲翹部門主任李昌鏞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亞洲經濟體的狀況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及2013年5月資本市場動蕩時期相比已有很大改善,外匯儲備得以擴充,負債率有所下降。因此,IMF認為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不太可能導致亞洲出現金融危機。

  他指出,IMF主要擔心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帶來的融資成本增加,衝擊亞洲地區的房地産市場和加劇債務問題,從而影響該地區經濟增長。

  李昌鏞表示,和香港、新加坡這些資本市場比較開放的經濟體相比,中國受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且中國有足夠的空間來應對可能的負面影響。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在今年年初也表示,我國經濟基本面總體良好,財政金融狀況相對穩健,對外負債以外商直接投資形式的中長期資本為主,外匯儲備充裕,這些因素都增強了我國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

  他説,QE退出將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中的不穩定因素,可能造成國際資本回流,也會加劇人民幣匯率波動,造成整個國際金融市場資金成本的變化,並有可能影響企業的財務運作。

  但他同時指出,美國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美國經濟前景良好,有利於改善我國外需環境,而且QE退出是漸進的,其影響將逐步釋放。從積極意義上看,如果美國QE退出過程中一些資本回流到發達國家,將有利於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