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政部門資訊機構全面切入核心業務

  • 發佈時間:2014-10-30 08:33:06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縣財政部門將財政資訊化建設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大事來抓,從實現“無紙化辦公”、“資金網上管理”、“工資統一發放”、“涉農補貼一折通”,到實現收入運作監控、收入預測預警、宏觀決策支援、投入效益分析,資訊中心從幕後走向臺前,由以前單一的電腦管理向多元化、深層次發展,全面進入財政核心業務。

  近年來,市縣財政以財政業務專網建設為核心,打造了科學高效的電子政務網路平臺;以財政一體化系統為主線,紮實開展了電子政務業務平臺建設;以政務網站和運維體系建設為依託,全面提升了電子政務應用水準;以推進制度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完善了電子政務建設管理機制。

  財政資訊化極大地提高了辦公效率,將財政幹部從以往由手工完成的公文處理、報表數據處理等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全力投入調查研究等工作中去,實現財政許多新的職能。財政資訊化通過財政管理業務上網,延伸了財政職能。公文網上傳遞、資訊網上發佈,“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同時採用遠端登錄的方式,使“遠于千里,遙控指揮”成為現實。預算編審系統、預算執行系統、縣級政府財政資訊管理系統等多套財政業務系統的相繼推廣應用,基本實現了預算編制、指標管理、國庫支付和專戶等各環節業務全部依託系統管理,將各級財政性資金全部納入系統運作,實現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財政監督等財政管理各環節的有效銜接,形成核心業務管理高度整合的一體化財政管理系統,為各項財政改革的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如專項資金即時分析監控系統的深入應用,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了覆蓋所有財政性資金和資金運作全過程的監控體系,使省廳補助市縣的專項資金、本級專項、部門專項、專戶等所有財政專項資金,從下達、登記、分配、配套到支出,整個運作鏈條的執行情況,都得到了清晰展現,每一筆財政資金的來龍去脈變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通過監控系統實現了對專項資金的全程管理、即時監控和多視角分析,有效提升了市縣財政資金監督網路化、業務處理自動化、財政管理精細化和決策支援科學化水準。

  財政資訊化還提高了財政部門的宏觀調控能力。一是與人行、國稅、地稅等部門實現網路連接,建立數據庫實時查詢系統。通過系統,能及時掌握稅收徵解、入庫情況以及資金庫存、調度情況,使財稅部門密切配合、互相監督,加強了財政部門在稅收徵管、調控方面的作用。二是與人事、編制、社保等部門實現網路連接,建立工資發放系統。這既節約了人力、物力,減少一系列重復勞動,又通過工資發放網路管理,杜絕了超編增人和擅自提高工資發放標準、擴大補貼支出範圍等現象,增強財政部門在經費支出、人事問題上的管理職能。

  財政資訊化是一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以財政資訊化建設實現現代科技與現代財政的“聯姻”並促進財政職能轉變已是大勢所趨。在資訊化程度較高的各發達國家,財政部門的資訊機構在財政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提高財政工作效率,以及提高科學決策和宏觀調控能力的關鍵部門,常常被人們稱為財政部門的“核心”。

  而且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資訊正在取代資金、勞動力等要素的位置,成為財政發展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資訊化正在取代傳統的管理方式,成為加強財政管理、轉變財政職能的重要途徑。財政部門內,沒有哪個科室的工作比資訊中心涉及的面廣、量大、“水深”、責重。只有把資訊中心作為核心機構,把財政資訊化作為財政工作的核心內容,才能加強財政“大數據”管理,杜絕財政資金分配中的跑、冒、滴、漏現象,並更好地促進財政職能的轉變,實現財政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