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立足中醫藥原創思維 探索創新路徑

  • 發佈時間:2014-10-30 02:31:5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也是我國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和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重要領域,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潛力。面對當前世界性的醫學難題,醫學界及生物醫藥界紛紛將目光投向傳統醫藥尤其是中醫藥,中醫藥與現代醫藥理論、技術方法的滲透和結合,很可能為生命科學和醫療衛生的突破做出重大貢獻。

  如何以創新驅動和科技支撐引領中醫藥,加快自主創新在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中起到積極的作用,針對這一話題,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10月25日于河北石家莊召開的“2014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四屆藥師周”上表示,首先,應牢牢把握中醫藥科技創新的方向,始終堅持中醫藥的原創思維、整體觀、系統論、辨證論治以及中醫治未病、預防為主等核心思想,這是中醫藥科技創新的基礎前提。

  要堅持問題導向,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對中醫藥的需求,緊密結合中醫藥發展遇到的瓶頸制約,明確中醫藥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這是中醫藥創新的重點領域。堅持現代科技研究方法,將中醫藥原創思維與快速發展的資訊、生物、新材料等新技術以及不斷涌現的新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從中尋找創新靈感和路徑。網際網路技術、資訊處理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與創新方法,對傳統醫藥是挑戰更是機遇,要充分重視網際網路、資訊化給中醫藥發展帶來的機會,用大數據的思維促進中醫藥的與時俱進和跨越式發展。

  同時,始終堅持服務於臨床和中藥材生産一線。不久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組織實施中醫資源普查試點工作中,建立了28個省級中藥原料品質監測服務中心,65個中藥資源監測動態資訊和技術服務站,以解決中藥材發展的關鍵問題,不僅為國家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也是服務於“三農”的有力舉措,更體現了中醫藥創新是中醫藥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途徑。

  其次,加快構架政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機制。轉變政府科技管理的職能,加強項目科技規劃,努力解決好“碎片化”問題,將政府的投入更多地用於基礎前沿,共性關鍵技術和科技平臺的建設;打破壁壘,創建戰略聯合體,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企業、金融機構等不同主體間開展深入合作,推動建立各類科研生産攻關、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和技術聯盟以及區域特色産業的創新集群,形成利益共同體。

  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瞄準生産和臨床應用以及市場需求開展科研活動,把技術需求和創新攻關結合起來,把市場拉動和技術驅動結合起來,提高科技資源使用的效益,推動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科技文獻、科技數據等科技基礎平臺的建設,加快建立健全開放共用的運作管理模式和支援方式。

  其三,推動企業成為中醫藥創新的主體,利用好創新激勵政策,鼓勵企業用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利用科研項目後補助等政策,調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創新能力。同時,鼓勵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特別是建立中醫藥科技人才的流動機制,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人才雙向交流,促進科技創新人才的合理流動;鼓勵企業參與重大科研,特別是鼓勵實力強、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基礎前沿和重大問題的探索,支援龍頭企業建立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從政策和投入上給予支援;鼓勵企業共同出資參與關鍵技術及前沿技術的攻關。

  其四,加快科研成果的轉移和轉化,促進科研成果與企業的快速對接,加速形成現實生産力。

  王國強説,隨著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的日益完善,科技創新平臺的基本形成,科技創新能力的顯著增強,中醫藥創新將為推動中國藥學事業的發展,凸顯我國藥學事業發展特色,彰顯中醫藥服務人民健康的優勢,為強有力的推動健康産業、健康服務業、健康旅遊業、健康養老産業的發展做出新的重大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