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霾”頭憋氣一場苦役

  • 發佈時間:2014-10-29 07:34:0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何燁

  剛剛過去的週末,天津馬拉松接棒北京馬拉松,組委會宣稱“天馬”的霧霾絕對不輸給“北馬”,請參賽者做好防霾準備。成千上萬的人肉吸塵器奔赴天津作業,京津一體的階級情感可見一斑。

  我出生在一個濕潤的南方小城,我們小時候只有霧,沒有霾。“霾”這個字只出現在我們的作文裏,“這次考試又考砸了,心情像陰霾的天。”隨著城市化進程,天氣預報逐漸引入精準的氣象概念,我才知道這字不念“lí”,念“mái”。2012年冬天,我在北京第一次見到了霧霾,昏黃慘澹的天空,遠處的高樓就這麼隱身了。那個冬天的1月份,北京人只擁有了屈指可數的藍天。“誰來拯救我們的呼吸?”“就讓我霾在這春天裏。”鋪天蓋地的爭鳴,痛心疾首的檢討,忍無可忍的宣言,一場狙擊霧霾的攻堅戰仿佛即將打響。2013年冬天,霧霾照樣來,人人一副防霾口罩,沉默地、急匆匆地走過大街。只有在室內才有了點生機和人氣,見面交流一下各家口罩是否通透憋氣,至於“霧都”的帽子還得戴多久,人們連口水戰都懶得打了。

  你不得不佩服在這嚴酷的生存環境下,我們活得多麼堅強,並且活出了風格、活出了水準,活出了各種級別的趣味。還在抱怨空氣糟糕的,屬於還在自己跟自己較勁的級別。早上一拉窗簾,“我還以為我瞎了”,這屬於“身殘志堅”,自己鼓勵自己的級別。東北人民級別最高,“今天我去見我對象,我對象穿了件貂皮,抱著剛想親,一看是只哈士奇。”這已經是跟著感覺走,越活越輕鬆了。玩笑也是苦笑,各種段子,都是苦中生長出來的幽默。

  上周北京馬拉松,正好趕上了北京“十·一”過後的又一輪的霧霾。據説棄賽者寥寥,重霾之下,大家反而自強不息起來了。除了徒步、登山、攀岩等極限運動,馬拉松這個成本最低的運動也開始成為了人們炫耀裝備的舞臺,3M這都是基本款,最拉風的是有的人連軍方的防毒面具都弄來了,可惜裝備太重,不適合運動。

  據環保部門説,根據西方經驗,徹底治理大城市霧霾污染,大約需要30年的時間。我仿佛一下子就看到了這30年的人生,像戴口罩跑馬拉松,“霾”頭憋氣,一場苦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