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財評:“依法治市”需防範投機者對股價惡意操控

  • 發佈時間:2014-10-28 18:5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劉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證監會曾明令禁止各種形式的薦股詐騙,並對該類行為給予了嚴厲打擊。但通過媒體資訊發佈、誇大市場影響以達到薦股甚至操縱市場目的的行為卻成為了一個灰色地帶,在誤導投資者價值判斷的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擁躉。天津港(600717)近幾日的異動或許就是當中一例。

  10月24日,因某媒體爆出天津港自貿區業務或被批准,天津港股票隨即告別盤整回調態勢,放量大漲9.11%。27日該股繼續放量上漲,換手率達到5%。當日晚間,中央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的消息甫一發佈,便有媒體立刻推薦天津港股票。儘管會議講話沒有提及天津或天津港,但該媒體引用“權威人士”、“業內專家”等話語遍數天津港利好,為該股造勢。今日開盤,天津港繼續高開高走,全天漲幅8%以上。

  提前埋伏、製造題材拉升股價,通過股價操縱謀取不當利益,這種被稱作資訊型操縱市場的手法大多相似。在市場經濟中,牟利是正當的市場行為,無可厚非,但其前提是採取合規手段,不能利用資訊優勢等誘導其他投資者。特別是媒體,在薦股方面更應謹慎小心。媒體的受眾廣、影響面大,一旦捕風捉影、牽強附會,很容易成為惡性操縱市場的工具,擾亂證券市場秩序。

  目前,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的確定和追究較為複雜,股市上操縱市場的行為屢見不鮮,卻一直缺乏成功索賠的案例。此次天津港的暴漲過程中,雖然媒體在其中炒作的跡象較為明顯,但其新聞報道的隱蔽性較高,受眾對媒體的信任度高,容易起到迷惑的作用,一旦未來“潛在利好”落空、股價下跌,承擔經濟損失的只能是投資者,且難以獲得損害賠償,相關部門也難以追究資訊發佈者的責任。

  從整個市場層面來看,惡性操縱市場案件頻頻發生,作案手法也從過去傳統的坐莊、“搶帽子”發展到短線操縱、資訊操縱為主。今年8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曾表示,已經注意到部分操縱主體故意編造、傳播、散佈對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的虛假資訊,誤導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以此獲利,並表示將對證券市場明顯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禁止與打擊。

  惡性操縱市場不僅違背證券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更不利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隨著四中全會召開,中國股市“依法治市”的進程將加快。監管層應對各類市場操縱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只要是主觀上具有操縱股票價格的意圖,並在客觀上實施了拉抬股價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都應予以嚴厲打擊。媒體也應常存“瓜田李下”之心,強于自律,杜絕做市,對於容易造成市場波動的資訊謹慎報道,做市場秩序的捍衛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